">
中新網南寧4月26日電 (林東婷)4月2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23年度廣西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公布2023年廣西知識產權審判十大案件。
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梁炳揚表示,一年來,廣西法院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共7095件,審結6175件。其中,著作權屬、侵權糾紛案件總量最多,案由多為侵害作品放映權糾紛以及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權利客體主要集中于視聽作品、攝影作品。桂林零某軟件有限公司訴小某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小某移動軟件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入選2023年中國法院50件典型知識產權案例。
通報指出,廣西法院圍繞建設農業強國,促進農業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各地法院依法審理“巴馬礦泉水”“梧州六堡茶”“富川臍橙”“浦北陳皮”等地方特色農產品商標侵權案,持續加強農產品地理標志司法保護,助推“桂字號”成長為“老字號”;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堅持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依法處理了一批仿冒混淆、虛假宣傳、詆毀商譽等不正當競爭案件,為企業創新發展賦能增效;圍繞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加強涉外知識產權交流合作。
據介紹,廣西法院以審判理念現代化為統領,積極推進繁簡分流,有效縮短案件訴訟周期,確保案件高效審理。2023年,廣西各類知識產權一審案件審理周期74.6天,比去年同期縮短24天。一審服判息訴率達87.62%,同比提高12.34%,二審民事案件同期下降39.13%。
同時,廣西法院持續深入“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全面梳理廣西區內知識產權案件的管轄問題,為知識產權“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工作縱深推進夯實制度基礎。目前,南寧市良慶區法院、百色市田陽區法院、河池市宜州區法院等已經實現集中審理本市范圍內的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案件。遵循知識產權審判規律,完善技術調查官參與知識產權案件訴訟活動機制,落實侵權賠償機制,努力提升司法效果。(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