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肖麗瓊 戴文輝 楊千帆
作為中國企業展示品牌優勢和價值的重要舞臺,中國品牌日既是一次品牌盛宴,更是一次新質生產力的“大閱兵”。各種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產品令人目不暇接,展現出新質生產力推動品牌發展的“萬千可能”。
如何推動產品向品牌轉變?湖北品牌怎樣綻放新質活力?東臨滬上觀滄海,為湖北品牌之問找答案。
“科技利器”傳遞品牌新勢能

從光谷廣場到天河機場,大概需要多少時間?道路通暢的話開車大約1小時,公共交通大約1.5小時。“打飛的”呢?時間可以縮短到20分鐘,價格大約是200元。
在上海館,御風未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M1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展示著低空經濟“起飛”的新場景。“載人的賽道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該公司副總裁岳婷婷說。
氫晨科技為氫能源汽車開發出全球功率最大的燃料電池產品,比肩國際一流水平;中鐵裝備研發世界首臺馬蹄形盾構機、世界最大直徑矩形盾構機等創新產品,填補國內外行業空白;上海聯影醫療自主研發超導MR系統、超高分辨率PET-CT系統、數字化DR機等,推動現代醫療設備國產化進程……連日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行走中國品牌日,不斷感受到中國品牌競相秀出新質生產力的熱情。
“湖北造”也毫不遜色。烽火通信技術專家陳保平驕傲地說,烽火通信帶來的展品都是蘊藏新質生產力的“硬通貨”,“它們代表湖北品牌上天、下地、入海。”
芯擎科技研發的“龍鷹一號”芯片,打破技術壁壘,其獨特的“艙行泊一體”解決方案,可用單顆芯片實現智能座艙、自動泊車與輔助駕駛的高度集成,預計2024年的出貨量將達到百萬量級。
“既要穩扎穩打,在品質和算力上做到世界領先,也要堅守芯片迭代的節奏和速度,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芯擎科技創始人、董事兼CEO汪凱說。
品牌新質生長帶來更大舞臺
逐“綠”向“新”提“質”,將為品牌力帶來怎樣的加持?
普宙科技市場部品牌經理湯志堅認為,猶如硬幣的兩面,一方面,品牌活力推動企業新質生長,另一方面,企業新質生長催生品牌活力。
作為超低空天地一體化綜合運營服務商,普宙科技正攜手武漢東湖高新區,建設低空共享無人機應用示范區項目,今年10月建成后,186架各類型無人機、128套各類型自動機庫將實現對光谷518平方公里區域的全覆蓋。
作為新時代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新質生產力正引領湖北品牌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

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聯手打造“紫東太初”全模態大模型,已迭代到2.0版本,在語音、圖像和文本三模態的基礎上,加入視頻、傳感信號、3D點云等模態數據,具備全模態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關聯能力。現在,“紫東太初”應用于汽車智能座艙、內鏡腦手術顱內定位、布匹瑕疵檢測、激光焊接智能識別等場景,持續賦能千行百業。
“我們將推動‘紫東太初’迭代,聚焦本地優勢產業,在智慧政務、智能汽車、智能建造、智慧教育等方面打造行業標桿案例。”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創投轉化部總監劉昊說。
新質生產力“煥新”品牌力
在提升品牌價值的過程中,如何借力新質生產力?
“知名度不能簡單與品牌價值劃等號,湖北品牌要提升價值,必須堅持創新、提質”。5月12日,首屆湖北品牌價值發布會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行,湖北省品牌建設促進會會長陳專表示,新質生產力是品牌建設的有力支撐。

此次,興發集團入選“品牌建設先行者”,品牌強度系數超過900。“傳統產業也可以創新,或者說,必須創新。”陳專說,興發集團數十年如一日堅持科技研發,自主研發新材料黑磷,可取代硅材料,用于超級快充、芯片制造等領域,價比黃金。
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劉昊也認為,通過創新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對品牌力提升具有深遠影響。“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使得品牌能不斷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服務,在生產、管理、技術等方面全面升級,提升品牌的競爭力、塑造品牌價值觀、提升品牌忠誠度。”
值得一提的是,首次亮相中國品牌日的中國光谷,展館即以“向新求質 逐光而行”為主題,為品牌力與新質生產力之間的相互賦能做出生動詮釋。
“只有更多企業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激發出品牌活力,才能匯聚成打造‘世界光谷’的推動力。”東湖高新區發改局負責人表示,企業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的掌控與突破,開發出更具創新性和競爭力的產品,滿足消費者對個性化和高品質產品的需求。同時,以新質生產力強化品牌與消費者互動,通過社交媒體、移動應用等渠道與消費者建立更緊密的聯系,增強品牌的可見度和影響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