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壽命是時間給萬物定下的尺度,作為人類的居住所在,建筑物同樣有著自己的使用年限。
作為一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荊州的城市管理每一天都在迎接著新的挑戰。
舊城改造是提升城市整體人居環境,讓改革開放成果與民共享的具體舉措,也是系統性、整體性解決城市病的必然要求。
荊州舊城改造以問題清單為導向,總分結合點面結合,在統一標準和規劃要求的基礎上以各縣市區為單位,分別對各自轄區內的老舊小區按片區依次進行改造。各縣市區先以1至2個小區為試點,樹立樣板,沉淀經驗,然后逐步擴大范圍,實現由點到線到面的轉變。老舊小區集中片區采取分小區分時段的方式依次逐個進行,同時在具體施工過程中與全市主次干道雨污分流工程互相配合,同步接軌,避免多次封路多次開挖,最大程度減少改造工程對居民生活的影響。
2019年以來,荊州市全部正在改造和已完成改造的老舊小區未發生一例安全生產事故,未出現一例阻礙施工事件,群眾滿意度始終達95%以上。對改造工程的理解支持、擁護和積極參與始終是居民輿論的主流,為舊城改造的持續推進匯聚了強大的民意基礎和精神力量。
科學規劃、科學統籌、科學施工是荊州舊城改造的原則之一。所有改造以不改變小區結構為要求,以先地下后地上、先地面后高層為步驟,雨污水管道分流、住宅樓外立面修補粉刷維修加固、道路黑化依次進行,最后安裝門洞防盜門、樓道燈、滅火器等,并逐步完善體育健身器材、路燈安防監控等公共設施的配備。既重面子,更重里子,有序推進層層推進,讓老舊小區改造成為聯系黨和政府與民生之間的紐帶,讓小區居民一天天切身感受到居住環境的切實變化。
截至目前,荊州全市計劃改造老舊小區226個,涉及居民39,888戶,已基本完成100多個改造戶數,改造速度均居全省第二位,總改造面積達376萬平米,全省占比達11.5%以上。
荊州舊城改造不僅是硬件的投入,更是制度的探索。老舊小區居住品質提升的同時,管理服務等軟環境也需要同步升級。提高小區自我管理能力、造血能力是確保改造后的小區有人管、管的好的關鍵。目前在各級政府指導下,全市90%以上有條件的老舊改造小區已成立業委會,聘請物業公司進行管理維護;條件暫不成熟的則采取樓棟管理模式,以簡易物業管理、居民自治政府補貼的方式集中解決停車管理、日常維護等問題。小區資產得到盤活,公共資源得到開發,公共收益有了保障,物業服務基本實現可持續運營。
銀河雖燦爛卻遙遠,長江岸邊汽笛聲聲,萬家燈火搖曳,這是荊州每一位執政為民者、每一個黨員心中星辰大海的模樣。舊城改造,去掉的是生活的不便曾經的煩惱,而保留和堅守的始終是那一份人間煙火氣。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讓我們一起給城市一個答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