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廳)“大伯,騎電動自行車一定要戴頭盔,路程再短也不能忘!”5月29日8時許,鄂州市鄂城區碧石渡鎮綜治中心門口人頭攢動,鄂州市公安局鄂城區分局碧石渡派出所社區民警沈志剛正在向村民發放《致全區群眾的一封公開信》。
一同參與活動的鎮平安辦、信訪辦、司法所、社區戒毒康復中心、各村(社區)等單位工作人員也手拿宣傳冊,耐心向村民普及防溺水、反邪教、防電詐、反有組織犯罪、掃黑除惡、禁毒等法治知識。
“民警和網格員講得通俗易懂,舉的案例也都是我們身邊發生的,讓我學到了許多法律知識……”當天的法治宣傳活動,村民們熱情參與,有效激發了村民參與平安創建的內生動力,同時釋放了村民自治活力。

開展法治宣傳。通訊員 供圖
碧石渡鎮緊緊扭住群眾工作這條主線,基層社會治理的“大合唱”越來越響亮。依托基層治理網格化工作體系,該鎮組織村(社區)網格員、專職巡防隊、平安志愿者、法律明白人等基層力量深入灣組農戶、田間地頭、鎮街店鋪開展平安法治宣傳。線上通過微信公眾號、各微信群、鎮村“大喇叭”、宣傳車進一步擴大法治宣傳覆蓋面。
“我們凝聚派出所、平安辦、信訪辦、司法所等多方政法力量合力,形成了上下結合、左右聯動、多元共治的平安大格局。”碧石渡鎮黨委副書記李健介紹,今年年初,該鎮統籌謀劃平安建設各項重點工作,按時間節點召開推進會,防范化解社會風險,系統性謀劃、清單式推進,確保每個階段的工作任務都能落實到位、取得實效。
碧石渡派出所所長王凱介紹,派出所聯合鎮村干部開展矛盾糾紛“大走訪、大排查、大化解”專項行動,對排查出來的一般性矛盾糾紛,及時化解,做到“抓早、抓小、抓苗頭”,對無法當場解決的矛盾糾紛,及時制定工作措施及解決辦法,依托“細哥說事工作室”、“巧巧工作室”矛盾調解品牌,扎實推進多元矛盾糾紛體系建設。

召開會商研判會。通訊員 供圖
“我已經賠償了他家600元,他不講誠信!”6月3日,民警沈志剛和鎮干部馬海在走訪群眾時,接到居民王某反映情況。
原來,王某在某村租農田修建魚塘,在未與張某協商的情況下,將魚塘旁邊張某承包地平整,后對張某的母親補償600元。但張某將補償金還給了王某,認為對方擅自占用自家土地,不尊重自己,而王某也認為張某不講誠信,雙方產生矛盾。
民警和平安辦、司法所工作人員將雙方邀請到派出所“細哥說事工作室”,通過傾聽雙方當事人陳述、走訪附近村民、查看現場、聯系村兩委等方式了解糾紛根源,并采取一對一釋法明理、情感疏通的調解模式,最終達成王某每年支付900元給張某,并承擔撤場后土地復墾事宜的協議,雙方握手言和。
張某說:“自從有了‘細哥說事工作室’,咱們的社區民警、鎮村干部總能第一時間發現處理問題,大大小小的矛盾都能及時化解,真的是警民共治暖民心,暖心警務暖民憂。”
今年以來,碧石渡鎮各級政法部門發揚“楓橋經驗”,調動派出所、司法所、國土資源所和村委會等多元調解力量,堅持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治理有機融合,共化解各類矛盾糾紛54起,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法治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