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聚焦企業合規主題開展民法典宣傳
為經濟發展根植“法治內核”
□ 本報記者 余東明
□ 《法制與新聞》記者 黃浩棟
“現在開庭!”隨著法槌落下,一起由關鍵詞競價搜索引發的商標侵權案件在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正式開庭。庭上原被告代理律師進行激烈辯論,主審法官根據民法典相關內容,時時點出其中的知識點;庭下坐滿了來自企業的法務工作者和“法律明白人”。他們跟著庭審節奏,“沉浸式”、近距離學習和理解了民法典的相關內容。
在剛剛過去的第四個“民法典宣傳月”活動期間,上海認真落實中央宣傳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印發的《2024年“民法典宣傳月”工作方案》要求,在社會各界全面開展民法典宣傳活動的同時,著重聚焦“企業合規”主題,積極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為經濟發展根植“法治內核”。
今年5月,上海第八屆企業法務技能大賽正式啟動。本屆大賽以“企業合規助發展·優化營商促‘贏商’”為主題,廣泛邀請企業法務工作者、合規管理人員及相關人員參加,重點關注中小企業合規短板,幫助中小企業提高規避法律風險能力,創新探索為中小企業提供“法律服務包”的扶持機制,持續助力完善中小企業合規管理體系建設,助力上海法治化營商環境水平整體提升。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民法典宣傳既要送法進企業,還要切實幫助企業防范化解法律風險。特別是要善于向法律科技要力量,持續提升經營主體學習和運用民法典維護權益的自覺性和獲得感,為上海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上海市司法局普法與依法治理處處長張婷婷說。
為此,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在民法典宣傳月期間,創新推出了市場監管“法治云體檢”服務,推廣企業常態化“法治體檢”和“合規體檢”,線上出具“體檢報告”和“健康建議”,讓企業既體驗“全科門診”式“體檢”,又享受“專科門診”式個性化合規指引,從而為企業合規精準畫像,持續優化企業合規服務。
為進一步確立經營主體以法治護航高質量發展的理念,上海還積極開展企業家學法活動,不斷提升企業家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負責人和經營管理人員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能力水平。其中,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制作發布《“法護營商”上海法治化營商環境政策問答》系列,包括解決商業糾紛、辦理破產等內容;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發布“檢察護企”系列指南手冊,以問答形式解讀涉企政策法規、常見罪名法律適用及訴訟程序提示等。
此外,上海還廣泛組織關鍵少數主動帶頭學習和普及民法典。全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國土資源、稅務、房管等部門紛紛開展各類專題培訓,并鼓勵執法人員走進企業開展民法典知識宣傳培訓會、法治講座、法治沙龍等活動。
“民法典凝聚著人民的共同意志,民法典宣傳必須以人民為中心,充分發揮其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讓民法典入腦入心入生活。上海開展民法典宣傳充分凸顯超大城市精細化治理的經驗優勢,并將之上升到法治文化認同共鳴層面持續發力。”上海市司法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劉言浩說。
安徽問需于企答疑助企送法入企
普法小分隊敲門送“典”嘮家常
□ 本報記者 范天嬌
□ 本報通訊員 光聰
“在經營過程中遇到任何法律問題,歡迎隨時找我們。”前不久,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司法局組織的普法小分隊走進潛口鎮養生小鎮會客廳,對康養業經營者們開展“嘮家常”式普法。
這支小分隊由鄉鎮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法治宣傳員等組成,他們不僅為民宿、農家樂等經營者開展民法典專題授課,還實地走訪了商家,開展敲門送“典”行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普及民法典中有關買賣合同、侵權責任等涉及經營活動的法律知識,增強經營者依法經營和依法維權意識。
像這樣為企業“定制”的普法活動正在安徽各地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自今年5月起,安徽省法宣辦會同安徽省委金融辦、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省工信廳、省司法廳等12家部門在全省部署開展為期8個月的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普法活動,圍繞與企業經營管理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重點開展送法進園區(企業)、“企業家學法”季度大講堂、深化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以案釋(普)法、優化律師法律服務助力重點項目建設等10項活動,著力推動解決經營主體在營商環境中面臨的實際問題,不斷提升專項普法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之前我們提出有法律咨詢的需求,沒想到你們這么快就安排律師來解答了。”5月17日,滁州市南譙區將“優化營商環境”民法典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搬到一家凈化板業公司,受到了企業負責人和職工的歡迎。
為了送法送到心坎上,南譙區采取“點單式普法”形式,在全區的企業中摸排有送法需求的企業,了解其遇到的涉法問題,組織專業人士對其開展精準普法。“我們被拖欠了貨款,要如何追討回來?”“我和同事遇到充值后商家倒閉問題,錢還能退回來嗎?”……在活動現場,專業律師為企業職工一一解答法律困惑,同時還仔細查看了企業銷售、勞動用工等合同,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潛在的法律風險進行了提示,為企業做了一次全方位的“法治體檢”。
淮北市統籌協調市住建、城管、公安等20家部門集中開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建設五宜幸福城市”“桓譚”普法夜市暨2024年度民法典宣傳月主題普法活動,并依托各縣區特色平臺,將濉溪縣的“移動茶館”開進企業、相山區的“雷云說事點”搬進企業、烈山區的“南湖之聲”播進企業、杜集區的“法治文藝列車”駛進企業,進一步提高民法典宣傳的知曉度和影響力,讓民法典走到企業家身邊、走進企業職工心里。
《法治日報》記者了解到,從2022年開始,安徽省已連續三年組織開展面向企業的主題普法活動。其中,2023年開展的“惠企暖企 普法先行”主題普法活動,走進5278家企業,開展專題普法活動2300余場次,撰寫法治體檢報告1564份,梳理法律風險點4342個,提出法律意見建議5759條,榮獲安徽省2023年度群眾和企業最滿意的十大“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
安徽省司法廳副廳長李洪福說,隨著主題普法活動的深入開展,范圍已經從民營企業擴大到全省各類型企業,通過問需于企、答疑助企、送法入企,分類別、分行業、分時段為企業宣傳平等保護、公平競爭、防范風險等方面法律法規,幫助企業提升依法治企的能力與信心,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筑牢法治基礎。
廣東回應市場主體痛點難點問題
從民法典中“抓藥開方”解難題
□ 本報記者 鄧君
“企業調查搜集職工個人背景信息,算不算侵權?”“企業拖欠工資應承擔怎樣的責任?”近日,廣東省開展2024年“民法典宣傳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普法主題主場活動,在廣東省律師協會的展位前,市民爭相競答,在互動中實現趣味普法。
第四個“民法典宣傳月”期間,圍繞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廣東各地主動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直擊各類市場主體經營中遇到的難點痛點問題,持續深入開展民法典相關法律知識宣傳,以豐富多彩的普法活動“典”燃高質量發展熱潮。
2024年廣東省“民法典宣傳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普法主題主場活動,采用“互聯互動、室外室內、立體服務、集中開展”等形式進行。室外66個普法宣傳展位上的法律服務工作者現場為群眾答疑解惑,室內同步舉行“企業合規促高質量發展”政企對話會、新法新政分類解讀宣講會等,會場設置專區提供企業“法治體檢”、法律咨詢等,從民法典中“抓藥開方”,為各類市場主體解答經營中遇到的問題,將合規要求、合規理念和合規經驗轉化成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動能。
“省級搭平臺做示范,推動行業部門、地市基層根據自身特點,創新開展各類普法活動,在全省迅速掀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便民服務熱潮。”廣東省司法廳普法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在本次活動期間,省科技廳組織“高企服務團”,面向高校、科研機構開展深化職務科技成果管理改革政策宣講會;省公安廳組織部分地市公安機關到省內龍頭民營企業開展“護航暖企、送法上門”活動……
“用好民法典,優化營商環境”,廣州塔上的宣傳標語醒目,吸引了夜游市民的目光;“民法典內容全面,等你繼續發現……”潮州民法典歌曲朗朗上口,傳遞著法治的溫度;四會市露天廣場的夜市里,“法律攤主”在“普法小鋪”上招呼“客人”進行游戲打卡,濃濃的普法“煙火氣”撲面而來。
“被拖欠貨款怎么辦?”“企業在簽訂合同時該如何防范法律風險?”深圳市龍崗區園山街道荷坳社區組織普法宣講團走進轄區企業,開展“‘典’入園區 法護營商”普法宣傳活動,面對面向企業解讀民法典。
民法典“普法課”也走進了工廠車間。中山市小欖鎮九洲基社區組織社區普法干部、“法律明白人”來到轄區內的制衣公司,結合實際案例,圍繞員工關注的熱點話題,突出宣傳民法典關于廠企經營的有關規定、合同編、侵權責任編等重點內容,積極推動廠企依法經營、誠信經營。
“要注重食品安全、明碼標價、制度上墻……”民法典“普法課”還登上了海島。在珠海市擔桿鎮外伶仃島,擔桿鎮司法所邀請駐村律師結合海島經營活動中常見的法律問題進行針對性講解。
民法典“普法課”走進汕尾市的政府基層立法聯系點——汕尾市江西商會,律師圍繞企業在日常經營管理方面存在的法律問題和困難,結合實際和典型案例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
廣東省普法辦相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廣東省“民法典宣傳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主題普法宣傳活動將在全年持續開展,通過法治宣傳“典”亮法治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推動民法典在群眾中入腦入心、落地生根。
福建開展“服務民營企業·蒲公英在普法”活動
把服務從“窗口”送到“企業門口”
□ 本報記者 王瑩
“在合同訂立前,要對交易方進行盡調,對交易方的履約能力、從業時間等進行確認……”5月23日,由福建省司法廳、國家稅務總局福建省稅務局聯合主辦的“稅‘蒲’八閩·‘典’亮誠信路”民法典宣傳月法律服務活動在海絲中央法務區福州片區服務中心舉行,34家企業代表參加了活動。
活動中,福州市稅收“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公職律師吳淑美結合福州市民營企業稅收法治化治理中的典型案例,從發票合規的重要性、建立發票合規制度等方面為企業開展講座。
“專家們的授課內容干貨滿滿,很多都是我們在實際業務中會遇到的問題,案例分析也十分符合企業的經營特點,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某建筑勞務公司財務黃瑩在聽完講座后分享了自己的切身體會。
今年5月是第四個“民法典宣傳月”,福建省聚焦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針對經營主體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大力開展“服務民營企業·蒲公英在普法”專項活動。
福建省司法廳普法與依法治理處處長林曉霞介紹說,圍繞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福建省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行業特點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持續深入開展民法典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為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營造了濃厚的法治氛圍。
5月30日,在福建省司法廳、福建省國資委、福建輕紡黨委的指導推動下,福建輕紡權屬企業龍巖鹽業組織開展《合同那點事》情景劇普法,以“身邊人”“身邊事”等現實題材為創作背景,就如何規避合同履行中的風險、如何處理企業經營中的合同糾紛等問題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法治教育盛宴。
“舞臺上,職工化身演員;舞臺下,職工就是觀眾。我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潛移默化地接受了法治教育。”龍巖鹽業職工黃斐說。
據了解,4月29日,福建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省司法廳印發了《福建省2024年“民法典宣傳月”工作方案》,情景劇普法正是九項重點工作內容之一。
“我們聯動15家‘誰執法誰普法’重點成員單位開展23場省級主場活動,示范帶動各地各部門運用全省14.3萬余名‘蒲公英’普法志愿者,開展‘服務民營企業·蒲公英在普法’專項活動8300余場次,服務群眾超過1360萬人次。”林曉霞說。
寧德市組成法律服務調研團,就民營企業在保護財產權利、追究侵權責任等方面問題“把脈問診”;永安市組織25家民營企業集中座談,“集體送法”提出法律意見及建議58條;海絲中央法務區各片區密集推出“企業合規”等法務講壇,聯動政法機關推出惠企暖企“服務包”,將法律服務從“窗口”送到“企業門口”……
連日來,福建各地各部門在集中開展民法典宣傳活動的基礎上,深入調研分析企業的法治需求,提供“送法上門”法律服務,幫助企業紓困解難。
此外,作為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和臺胞的主要祖籍地,福建省以“民法典宣傳月”為契機,聚焦臺商臺企的法律服務需求,在漳州市華安縣經濟開發區開展“法潤商企(臺企)護航發展”系列服務活動,在平潭綜合實驗區舉辦“連結臺僑心聲 典亮法治嵐圖”民法典主題普法宣傳活動,進一步優化涉臺法治化營商環境。
天津打造移動法治宣傳風景線
“沉浸式”普法講好法治故事
□ 本報記者 范瑞恒
近日,乘坐天津地鐵1號線的王女士發現車廂內部有了明顯變化,整體以藍色為主色調,醒目處張貼著涉及財產繼承、個人信息保護等貼近群眾生活的實用法條。
這是天津市司法局、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以“民法典宣傳月”為契機,傾力打造的民法典地鐵專列,360余處扶手位置精選民法典問答小題目,為乘客提供“沉浸式”普法體驗。
除了地鐵專列,上述兩家單位還聯合打造了民法典游船、民法典公交,讓普法真正“動”起來、“活”起來、“亮”起來,融入城市交通、深入大街小巷、走進群眾心中。
據天津市交通運輸委法規處處長孫明輝介紹,主題專列、公交與游船圍繞“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主旨,采用簡潔、醒目的圖文,融入天津地標性建筑與民法典元素;一系列普法金句在車頭車尾、船頂船身、座椅、門窗以及甲板處展示,在津沽大地與海河沿岸勾畫出一道“移動的法治宣傳風景線”。
“沉浸式”體驗不止于此,天津還在31778部巡游車車載終端以及多家網約車平臺司機端播放“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等公益廣告,在19萬輛共享單車上設置“學好用好民法典,做尊法守法好市民”開鎖聲音。
5月25日,一場以“墨香法治 書韻青春——青少年普法與書法融合藝術節”為主題的民法典普法宣傳活動在天津市濱海新區開啟,喜好書法的青少年們將法治精神融入一筆一畫中,創作出“知法明理,守法有責”等法治文藝作品。
“將書法藝術、文藝演出與普法宣傳緊密結合,為青少年提供學習法律知識、感受法治文化的良好平臺。”濱海新區司法局副局長易志表示,此舉讓大家在輕松愉悅的互動中深入了解民法典內涵,增強法治觀念。
在今年的民法典宣傳月期間,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是一項重要內容,該市全面啟動“促發展 護營商”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普法,聚焦市場主體與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法治氛圍。
5月28日,天津市津南區司法局咸水沽司法所副所長劉家安與工作人員劉鳴歐來到轄區某設備有限公司,就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難題進行“面對面”交流。
同日,天津市普法辦公室、市司法局舉辦“民法典·圓桌派”專題訪談,多位專家學者聚焦“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助力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主題,結合典型案例以案釋法,就最新人才強市政策、知識產權創新保護等社會關心關注的亮點熱點問題進行解讀。
而在此前的一個月時間里,天津各相關部門以及各區相關單位圍繞“法”字,用心傳播法治聲音,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著力構建“大普法”工作格局,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身邊的法治故事。聚焦“民”字,厚植法治為民情懷,把保障人民權益作為深入學習貫徹民法典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及時滿足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法治需求。
“要以學習貫徹民法典為重要抓手,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和法治社會建設,為經營主體創造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天津市司法局局長張勇表示,未來要深入宣傳普及民法典,推動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湖南打造普法矩陣推進民法典入腦入心
“一對一”服務為企紓困解難
□ 本報記者 阮占江
□ 本報通訊員 曹為 徐菁梓
“購買商品后發現質量很差,可以要求減少價款嗎?”5月24日,“湖南省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普法宣傳行動·長沙專場”在長沙地鐵6號線迎賓路口站法治主題站廳舉行。專業律師們組成“地鐵普法團”,為過往群眾普及法律知識。活動現場還有“律師袍”打卡點、法律知識有獎問答等互動體驗活動,受到群眾點贊。
今年5月是第四個“民法典宣傳月”,湖南省司法廳快速行動、精準對接,牽頭在長沙、益陽、郴州組織開展了4場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普法宣傳行動專場活動。各地各部門聚焦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這一重點,通過一系列惠企政策及豐富多彩的普法宣傳活動,為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湖南省財政廳面向社會公開發布《關于開展涉及不平等對待企業法律法規政策清理工作的公告》,搜集問題線索,堅決破除制約企業發展的制度障礙。
湖南各級工會深入企業、園區等開展民法典宣傳活動。長沙市開福區總工會舉辦法律大講堂,為外賣騎手們送上“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宣講課程;岳陽市平江縣總工會面向12家頭部平臺企業等開展“以法助企 工會護航”法律服務行動暨民法典宣傳活動。
衡陽市雁峰區司法局聯合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開展“一起益企”送法進企業活動,向企業職工宣傳并發放民法典等法律文本,重點圍繞企業發展中遇到的矛盾糾紛、協議簽訂、合同履行等問題進行講解,引導企業不斷提高依法治企能力。
湘潭市開展民法典宣傳月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普法活動,通過民法典原創主題歌、打卡“法治文化風景線”等吸引廣大市民共赴夏日“法治”之約。
“民法典宣傳月”期間,湖南省共開展各類宣傳10100余場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法治文化產品204萬余份,惠及群眾434萬余人。
為進一步擴大民法典宣傳覆蓋面,湖南省充分運用融“報、網、端、微、視、屏、臺”于一體的普法品牌矩陣,通過文字、圖解、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開展集中宣傳,線上專題專欄共發稿410余篇,總點擊量達2870余萬人次,全方位、多角度掀起學習宣傳熱潮。
5月初,湖南省司法廳組織各普法平臺以隨機采訪的形式邀請市民回答民法典相關法律問題,并制作成普法視頻在短視頻平臺發布,總瀏覽量近60萬人次。
湖南省司法廳聯合長沙市清楓律師事務所拍攝19期“1分鐘說企業合規”普法短視頻,從“企業如何進行商業秘密保護”“如何推行安全生產的負責人制度”等方面指導企業合規經營。
在“問法湖南”5G智慧精準普法平臺上,3000余名專業律師在線免費解答網友提出的法律問題,其中關于民法典、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咨詢達6000余條,回復率100%。此外,還通過以案說法等專欄重點普及民法典、勞動法、安全生產法、企業所得稅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總瀏覽量達50余萬人次。
據悉,湖南省司法廳將“開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普法活動,服務高質量發展”列為2024年普法與依法治理工作的八大專項行動之一,持續聚焦經營主體急難愁盼問題,組織普法講師團等深入企業問計問需,提供“一對一”普法宣傳和法律服務,激發經營主體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