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2日,武昌運用車間客車檢車員冒雨檢修武昌開往杭州方向的Z45次列車。近日,湖北多地出現強降雨天氣,武昌客車車輛段主動研判風險,采取多項措施確保客車運輸安全。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通訊員 徐峰 王世龍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包東喜 胡雯潔 通訊員 王畢勇 譚文 鄂消宣
入梅以來,強降雨襲擊鄂西南、江漢平原南部、鄂東地區。截至6月23日8時,我省平均降雨量78.7毫米。最強降雨中心在咸寧、荊州東部、黃石、武漢、黃岡中部、鄂州。
為了群眾安危,全省多地基層干部、一線救援隊伍與暴雨賽跑,快速轉移安置群眾,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朱家坳村三次與隱患“短兵相接”
6月21日,狂風暴雨來襲,一天內三次不期而遇的排險考驗,打破黃岡市英山縣楊柳灣鎮朱家坳村的平靜。
21日早晨7時,天色昏暗,密集的雨落在朱家坳村。村里已成立隱患巡查隊,輪流排班。此前一天,他們就收到英山縣應急管理局的叫應電話,提醒暴雨雨情以及注意防范暴雨帶來的次生災害。
該村黨支部書記項建龍撐著傘來到路口橋面,眼前一幕讓他心頭一緊:在暴雨和河水的雙重沖刷下,橋下一側承重的石頭和泥土被沖走,整座橋下沉,橋面裂痕遍布,這個岔路口平常有不少村民駕車和步行,此事關系到附近150余人的出行安全。
村干部迅速在橋梁一側用樹根、紅繩等醒目物品設置隔離帶。
“司機師傅,橋面通行不安全,請繞道。”村民志愿者在橋兩側日夜值班,勸阻往來群眾,防止意外發生。
橋頭,68歲獨居的何淑房不經意地說起,房屋后山上有些零星泥土碎石落到自家院子里。
“快撤!”在她家實地查看情況后,項建龍發現,她家后山山體出現白色水流,這是危險來臨的預兆。大家迅速幫忙轉移物品,反復叮囑:“險情不排除,千萬別回去。”
21日晚上9時,隱患排查仍未停歇。這時,村里部分路段積水30厘米深,原來,路邊河道沙石堵塞,水面抬高,漫到路上。10分鐘內,15名應急隊員趕了過來。此后4個小時,隊員們忙著搬沙袋、抬石頭,用沙袋將水分隔,逐漸疏通河道,排干路面積水。隊員向陣生說,時刻守護群眾平安,絕不能讓風險隱患有可乘之機!
消防救援人員旋風轉戰
營救遇險群眾,轉移水中生豬,趕赴山里救援牧牛人……身著橙色衣服的消防救援人員聞“汛”而動。
入梅以來,強降雨襲擊咸寧市通山縣。“縣消防大隊嗎?快來救救我們,家里積水好深啊。”6月22日13時19分,通山縣通羊鎮羅漢灣小區居民發出求助。還有的小區單元門被雨水封住,居民焦急地看著水流快速上漲。
“來了,消防員來了!”通山縣消防救援大隊6名救援人員趕到了現場。
救援人員利用水域漂浮繩將人員和橡皮艇連接固定,攙扶群眾上艇。“不急啊,你們一個一個地上,一個都不會落下!”隨后,他們涉水推拉橡皮艇,將群眾送到安全處。一趟又一趟,這次出警共營救疏散被困群眾27人。
當日中午,該縣太平大道龍騰小區因積水內澇嚴重,多位居民被困,撥打119求助。消防救援人員攜帶橡皮艇,涉水轉移出12位居民。
持續暴雨中,通羊鎮橋頭王村一居民家中豬圈被淹,3頭生豬在水中掙扎。13時29分,居民情急之下撥打119求助。6名消防救援人員趕來,徒手擰住水里竄游的生豬耳朵,將3頭生豬轉移至地勢較高位置。看著獲救的生豬,這位居民一邊抹著淚,一邊誠摯道謝。
“快來呀,我和我的18頭牛被分隔開了,牛的價值18萬元……”14時52分,通羊鎮洪山公路附近一村民帶著哭腔向消防大隊求助,山洪下瀉,他和牛群分隔在山間木橋兩邊,無法下山。幾名消防救援人員攜帶安全繩、救生衣,輾轉找到牧牛的村民。山洪奔涌,眼看水就要淹沒木橋。“你先穿上救生衣!”消防救援人員先給村民穿上救生衣,將安全繩綁在他身上,慢慢讓他攜繩蹚水走到橋對面。接下來,他驅趕著18頭牛前往地勢高處。最后,他隨著消防救援人員安全返回。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