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烏蘭浩特7月2日電 (高清揚)粉墻黛瓦的建筑別具一格、標準化的果蔬大棚并排而立、各種番茄元素點綴其間……近日,“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走進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鎮平安村,了解“番茄公社”推進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從“靠天吃飯”“基礎設施落后”到“共同致富”,離不開科爾沁鎮鄉土人才孵化中心負責人齊曉景的努力。“從最初的農業生產,逐步發展到采摘、餐飲,再到住宿、培訓多元化經營,現在我們村兒有90%以上村民都在種草莓西紅柿,我們想打造一個以草莓西紅柿為主的一村一品的基地,所以創辦了番茄公社。”齊曉景說。
據介紹,自創辦合作社以來,齊曉景帶動4個鄉鎮、15個村、416戶各族群眾,戶均穩定增收2000元;100余戶村民參與種植,戶均增收8000余元;103名村民實現就地就近就業創業。
目前,“番茄公社”已經實現了民宿、研學、培訓為一體的產業融合新模式。
為讓研學活動更有趣,齊曉景花費了不少心思。她發現,很多孩子對農村生活都很好奇,“讓孩子們參與到農活中來”的念頭產生了。
扒苞米、打“毛克”、薅白菜、挖芹菜、撿雞蛋;開設國學小課堂;探索創新“農耕文化+農事體驗”教育新模式;與中小學共同創辦青少年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豐富的研學活動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勞動實踐、校外農耕體驗活動中,一方面讓孩子們在游玩中體驗交往、交流、交融的樂趣,另一方面,也讓鄉親們都吃上了“文旅飯”。
在內蒙古興安盟,“齊曉景”已不僅僅是一個名字,它更代表了一群勇于擔當、帶領鄉親們共同奮斗、共同富裕的鄉村產業發展領頭人。她們的故事,成為了民族團結與鄉村振興互融共促的生動實踐。
從“一個齊曉景”到“一群齊曉景”,興安盟的鄉村振興之路正越走越寬,農牧民的生活也在他們的帶領下煥發出新的光彩,這正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實踐。(視頻剪輯:實習生 李澤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