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鄭雅曼)建設工程類案件標的額大、專業性強、社會影響面廣,如何妥善化解糾紛,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不僅關系到企業經營發展,更事關營商環境。
近日,江岸區法院民事審判第二庭通過“訴前調解+司法確認”的方式,僅用3天時間,就成功化解了一起建設工程合同糾紛,大大節約了當事人訴訟成本,獲得原、被告雙方的一致好評。
工程竣工卻不見尾款,勞務公司訴至法院
2022年12月,某建筑勞務公司與某工程公司簽訂施工合同,約定由建筑勞務公司負責某商業綜合體的吸音隔墻及頂棚安裝,合同標的額為54萬余元。
雙方合同簽訂后,建筑勞務公司進場施工,期間陸續收到工程款36萬余元。2023年6月,案涉工程順利交付并通過竣工驗收,但仍有尾款17萬余元未到賬,該建筑勞務公司多次催要,對方以業主方未支付工程款等為由,始終沒有支付。建筑勞務公司氣憤之下,一紙訴狀將對方起訴至江岸區法院。
以調代審求優解,讓當事人吃下“定心丸”
立案當日,民二庭法官陳浩通過電子卷宗系統進行訴前審查。詳細閱卷后,發現案涉工程已竣工驗收,工程量及金額均有相應簽證單佐證,事實清楚、法律關系明確。案件背后涉及幾十位農民工和他們背后的家庭,如何公正高效解決雙方矛盾?在陳浩看來,調解是處理好該案的“最優解”。
在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后,該案被導入訴前調解程序,委托給武漢市建筑行業協會進行調解,承辦法官陳浩全程參與、指導。
本著定紛止爭、為企業減輕訴累的原則,陳浩法官與調解員分別聯系雙方當事人,通過電話、微信、實地上門走訪等多種方式,積極溝通,談企業發展、行業口碑,引導雙方換位思考、為長遠計,促使各方彌合分歧,盡快解決矛盾。
在陳浩法官和調解員專業、耐心的調解下,僅用3天時間,雙方當事人各退一步,達成調解協議,約定減免部分利息,剩余款項分四期支付完畢。
“幸虧有法官,這么快幫我們企業解決了問題!”拿到司法確認書,建筑勞務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激動地握住陳浩法官的手說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