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日,新修訂的《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正式施行,明確提出以“用”為導向,推動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協同發展,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賦予科技人員更大自主權,讓更多人才脫穎而出,為加快打造全國科技創新高地提供堅實保障。
“松綁+激勵”
讓科技成果加快轉化
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2022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顯示,我國企業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為48.1%,科研單位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為13.3%,而高校發明專利產業化率僅為3.9%。
湖北是全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如何讓高校科研成果從書架到貨架,從實驗室到生產線?
為了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湖北進行大膽探索,實施“統一賦權”“固定收益分配比例”等一系列舉措,為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松綁,成效明顯。
2020年5月,湖北工業大學成為全國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院校,全面簡化科技成果轉化流程,學校僅提取4%的收益或10%的對應股權,其他收益全部歸成果完成人所有。3年間,該校相關技術交易總額達到9.1億元,超過過去6年的總和。
“一年內完成5輪風險投資,共融資1.37億元。”湖北工業大學副教授胡培就是改革的受益者。幾年前,他有項技術剛剛突破不久,就有企業找他轉化,但投資方一聽是學校的產權,手續繁雜、轉化時間長,就退卻了。在學校列入全國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院校后,去年9月,胡培團隊研發的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技術成果,作價入股武漢一家新能源企業,一舉破局。
在湖工大試點的基礎上,省政府出臺了《湖北省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實施方案》,將改革擴面至全省,明確省內或中央在鄂高校、科研院所,國有企業、具有科研活動能力的企事業單位,可以將歸單位所有的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賦予成果完成人或完成團隊,權屬比例不低于70%。
省科技廳著力搭建湖北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轉移公共服務平臺(科惠網),為科技成果做好評價、轉移、交易等一鍵式服務,目前已收儲科技成果17萬余項,入駐技術專家超1.6萬人,培養技術經紀人4000余名,服務企業8000多家。
同時,湖北進一步探索以用為導向的科技創新供應鏈平臺,依托市場化運營的平臺公司按照“以需定供、風險共擔”的思路,建立天網、地網、金網、政策包“三網一包”,按照“技術需求挖掘、線上線下對接、項目實施落地、配套政策跟進”的運行模式,線上線下結合推動科技創新供需對接。
“揭榜掛帥”支持科研攻關,打破“四唯”為科研人員松綁減負,“立新標”支持青年科學家挑大梁……一系列以人為核心的改革,讓科學家擁有更大的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激發創造活力。
體制順、機制活,則人才聚、事業興。2023年,湖北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59.8%,總量超4800億,居全國第3位,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率從37%上升到65%。
全生命周期培育
讓科創企業森林枝繁葉茂
近日,湖北在全國汽車芯片界刮起一陣旋風。
由東風公司牽頭組建的“車規級芯片創新聯合體”,聯手研發出4款車規級芯片。為了突破汽車芯片“卡脖子”難題,東風公司與國內多家高校院所的2000多名科研人員協同攻關,武漢理工大學還專門設立“東風班”進行人才定制培養。
為解決科研與生產“兩張皮”難題,湖北在全國較早探索“企業出題、政府立題、聯合答題、市場判題”的協同機制,出臺《關于推進湖北省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建設的指導意見(試行)》,引導和支持高校院所圍繞我省產業科技重大需求開展科技攻關、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目前,已批準省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21家,涉及車規級芯片、新一代網絡及數字化、生命健康、光纖激光器、新能源等多個行業領域,吸引約600位高層次專家參與,其中院士17人。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湖北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構建上下游緊密合作的創新聯合體,促進產學研融通創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總部位于武漢的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華山系列高算力芯片、武當系列跨域計算芯片平臺,成功站到全球智能汽車車規級芯片領先行列。短短3年時間,公司估值從不到10億元躍升至超過40億元。
“省、市給予了我們很多幫助。公司已與武大、華科大、武漢理工等高校建立緊密合作,未來還將吸引更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來武漢發展。”公司董事長單記章介紹。
為了讓科創企業茁壯成長,湖北從小切口破題,聚焦企業需求,不斷探索精準、務實的改革舉措,在全國率先探索實施“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培育計劃”,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科創企業既要皓月當空,又要繁星滿天。”省科技廳廳長馮艷飛稱,2023年4月,省科技廳正式啟動實施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培育計劃,將科創企業劃分為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等4個階段,分別對應實施“育種計劃”“蹲苗計劃”“成林計劃”“參天計劃”四類計劃共20條支持舉措。
目前,湖北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5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3.5萬家,均實現兩年翻番。2023年,湖北獲批6家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新增數量位列全國第一,總量位列全國第三;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總數達到84家,位列全國第五。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深化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大膽試、主動改,營造熱帶雨林式創新創業生態,湖北正以最大力度激發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潛能,邁向科技強省目標!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