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北京7月25日電 題:統籌“破”與“立” 中國法院發揮破產審判“雙重功能”
記者 張素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進程中,必然會伴隨一些產能落后、跟不上時代步伐企業的淘汰、轉型、升級,更須注重發揮破產審判拯救和出清的雙重功能。”7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軍在全國大法官研討班開班式上說。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其中對健全企業破產機制等作出具體部署。破產審判是一個重要方面。
近年來,人民法院充分發揮破產拯救、出清功能,助推防范化解風險。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6月,全國法院審結破產案件8803件,同比增長4.8%,對仍有市場潛力的高負債企業通過依法重整實現重生,對“僵尸企業”及時出清,促進市場要素資源高效配置。
各地法院積極探索,取得豐富成效。例如,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自2017年以來承擔世界銀行和國家營商環境評估中“辦理破產”等兩項指標的牽頭任務,連續7年推出專項行動計劃,制定實施146項改革舉措,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水平持續提升。
“我們加強破產辦理府院聯動,會同17家單位聯合推出支持管理人履職、重整企業信用修復等提升破產辦理便利度的35項措施,有效發揮破產‘及時出清’和‘重整救治’功能。”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賈宇在研討班上交流發言時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專家對辦理破產改革舉措給予了充分肯定。
據介紹,上海法院在全國率先探索企業破產信息核查“一件事”改革、實行破產財產“先處置、后解封”新機制,優化破產案件集中管轄,推進破產案件集約化、專業化審理。2023年以來,上海法院辦結破產、重整案件超過4300件,平均審理天數縮短180天,化解債務5100億余元人民幣,讓危困企業脫困重生、“僵尸企業”快速出清。
實踐中,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牽頭成立省破產管理人協會,推進省級層面企業破產處置協調聯動;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推進破產案件繁簡分流,釋放簡案快辦機制效能,共有247件破產案件適用簡案快審程序,最短用時僅28天;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發揮破產拯救功能,成立中部地區首個破產法庭,全面推行破產預重整制度……
有法學專家表示,破產重整制度對于企業脫困重生、盤活各類資源以及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等具有重要作用,推動破產重整制度建設持續完善,是當下實務界和學界的努力方向。
此次研討班上,最高法要求全國法院更好發揮破產審判職能作用。要把統籌“破”和“立”的理念融入破產審判工作各方面,既要引導可重整的不清算,幫助“危機”企業尋“新機”,助力增強市場活力;也要堅守“當破則破”的法律底線,同時在“破”中防范重大風險。
最高法同時強調,各地法院要深刻認識破產審判涉及職工安置、資產處置、稅收處理、風險防范、社會穩定等多方面問題,必須緊緊依靠黨委領導、政府支持,推動建立破產審判府院聯動常態機制,實現由“具體的一案一議”到“常態的共商共治”。
此外,《決定》明確“探索建立個人破產制度”,受到廣泛關注。
記者獲悉,廣東法院率先探索個人破產制度,建立起“法院審判+機構管理+管理人執行+公眾監督”四位一體的個人破產事務辦理體系,審結個人破產清算、重整、和解、個人企業合并破產等各類首案,以法治保障“寬容失敗”,為創業者“托底”。
“要積極穩妥推進個人破產案件審判,總結好深圳法院先行先試和一些法院個人債務集中清理的經驗”,張軍在開班式上指出,要注意把握好解除債務枷鎖和防范逃廢債的關系,充分釋放個人破產制度效能,為個人破產立法提供司法實踐支撐。(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