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無縫對接,讓中華文化煥發時代光彩,成為當下文藝創作者們不斷探索的課題。由烏爾善執導的奇幻動作電影《異人之下》正是基于此課題的一次大膽嘗試與突破,既忠于原著又有所創新,在探索傳統文化年輕化表達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它用年輕的語態和視角去呈現和解讀傳統文化元素,讓這些看似遙遠深奧的概念變得更加親近易于理解。
電影《異人之下》打造了一個前所未見的國風異能世界:在遠離普通人的角落里,異人們卸下偽裝,上天入地、空間瞬移,大秀風格迥異的異能功法。無論是張楚嵐、張靈玉兩人雷法“對戰”的針鋒相對,還是馮寶寶與風莎燕鐘樓大戰時拳拳到肉的貼身互搏,都彰顯著異能大戰里一招一式的獨特魅力。導演烏爾善認為,在這樣一個東方文化的世界觀里,每位異人的動作系統也應該在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傳統武學里找到靈感來源和設計依據,“每個人的異能都可能與他的個性有關,找到匹配氣質的傳統武術派系或者武術動作風格,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影片中蘊含的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入挖掘和時尚新表達引發了行業關注。

時尚感年輕態表達 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生
電影《異人之下》聚焦當代都市,隱藏在普通人外表下的異人們操著來自東方的神秘之術,為了各自目的掀起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異能大戰。何謂異人?他們隱藏于萬千普通人之中,能感知并使用自己體內的先天之炁(音同“氣”)施展異能。據了解,“炁”這個概念并非憑空而來,而是源自中國古代的哲學概念。在傳統典籍中也多有記載,無論是“以神存炁,以炁存形”(《關尹子·六匕》),還是“天地成于元炁”(《鹖冠子·泰錄》),都強調了“炁”是產生和構成天地萬物的生命能量。基于“炁”的存在,才有了金光術、雷法、般若掌、百步拳等多種多樣的異能功法。
這些異能功法的底層邏輯,都能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追根溯源,新奇想象的背后是上千年傳統文化的積淀。比如,隨著張楚嵐施展金光術逐漸亮起的人體穴位、最終吸收金光的印堂穴,都源自中醫經絡學說。而異人們各自擅長的異能招式則是根據不同人物特點融入了八卦掌、八極拳、太極拳、截拳道、蛇拳、通臂拳、翻子拳等傳統武術的動作和身法。

創作者從元炁學說、五行學說、中醫經絡、中華武術等傳統文化元素中汲取了靈感,將這些深奧的概念與現代流行元素、視覺特效相結合,呈現出一個古老又新潮、神秘又時尚的異能世界。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僅讓觀眾體驗到嶄新的視覺沖擊力,更從心底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這也正是電影《異人之下》最為人稱道之處,它成功地將傳統文化進行了年輕態、時尚感表達。影片沒有停留在對傳統元素的簡單堆砌,而是通過創新的故事敘事方式、時尚的視覺效果以及貼近年輕人生活方式的情感共鳴,讓中華傳統文化以全新面貌呈現在觀眾面前。這種表達方式,不僅更加易于被年輕人接受和理解,也激發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與熱愛,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正如導演烏爾善所言,原著漫畫最吸引他的一點是,它將中國最傳統與最時尚的東西結合在了一起,“如果說《封神三部曲》是我們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尊重,那么《異人之下》便是如何讓傳統文化融入當代生活”。
文化跨圈層傳播 開創漫改類型新紀元
導演烏爾善談及創作初衷,除了對漫畫里國風異能世界的著迷,類型的拓新也是重要的原因,“漫改電影在我們的銀幕上非常少,而像《異人之下》這種有異能、有幻想設定、發生在年輕人身邊的故事就更加少見。我一直感興趣、希望去做的事情,就是去填補中國電影不同類型的空白。”
在烏爾善看來,“漫畫是定格藝術,而電影是要在觀影時長之內講述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如何利用電影語言講好漫畫故事,在保證質感的同時還原漫畫的豐富想象,是電影改編面臨的難點。

面對種種挑戰,烏爾善有自己的改編原則——最大程度上遵循原作,保留名場面,“人物內在的情感關系也是不能改變的”。影片將一觸即發的“寶嵐”大戰、陰陽五雷對決、張楚嵐滑跪認錯等經典橋段一一還原。除此之外,為了讓觀眾感受到更強的戲劇沖突、更炫的視覺效果,在部分內容上也進行了改編。烏爾善希望通過這些處理能讓觀眾在大銀幕上看到一部更有創造力和感染力的電影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好地致敬原著漫畫,突出影片中回憶畫面與現實場景的影像質感差異,電影《異人之下》中有18分鐘的動畫畫面采用了真人摹片動畫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的制作方式,這一時長在行業內屬領先水平。讓觀眾在影院里看到了能夠和實拍畫面媲美的高畫質影像制作,既保留了演員細致的表演,又在繪畫風格上獨樹一幟,是電影工業技術領域的一次開創性嘗試。
導演烏爾善希望打造出一個“電影可以實現的、真人可以扮演的、觀眾可以相信的故事”,“既要相信這是一個真實的世界,同時又能在各個方面讓你感覺到它是一種漫畫風格的語言在講故事。”

異能漫改類型的電影在世界范圍內的市場實踐中已經收獲了較高的行業認可度,但對中國漫畫改編來說這一類型并不多見。《異人之下》在此方面的拓新嘗試也正是烏爾善做這部電影的初衷,“我給自己的職業規劃就是希望盡我所能去開拓中國電影類型的可能性”,希望《異人之下》能為中國異能漫改電影這一類型推開一扇門。
電影《異人之下》通過深入挖掘原著的文化內核,以更加緊湊、富有張力的敘事手法,將原著中的關鍵情節和人物關系進行編排重現,將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現實與幻想巧妙融合在一起,同時也傳遞了對于傳統文化的尊重與傳承。這種在改編方式上的嘗試和探索在滿足原著粉絲期待的同時,也吸引了大量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年輕觀眾,實現了文化層面的跨圈層傳播。(文/蘇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