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準助推創新發展,標準引領時代進步。國際中文教育標準體系建設肩負著為世界提供標準、規范中文參考的使命任務。提升中國語言文化全球傳播的標準供給能力,有利于擴大中文的應用場域,提升中文的服務能力,增強中文的傳播動力,實現中文的國際價值。
國際中文教育標準提升中文傳播的知名度。語言是心靈相通的橋梁,是多彩文化的載體,也是互學互鑒的工具。隨著中國與世界交流的日漸密切,中文應用場景也更加廣泛。在海外,中文語言標識和中文藝術裝飾隨處可見,這些中文景觀成為世界人民了解中國語言文化的一個載體。與此同時,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在國際組織、商務貿易和學術研究中,也有不少人使用中文發表觀點、表情達意,凸顯了中文作為國際語言的應用價值。伴隨中文的國際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國際上對中文標準的需求也愈發凸顯。比如,中文水平考試(HSK)作為國際上最具權威性的中文水平測試,逐漸發展為用于評估及認證使用中文生活或工作的標準,全球已有163個國家和地區設立HSK等國際中文考試考點1374個。但是,HSK作為一個考試,它所能發揮的標準作用還遠遠不足以支撐中文的國際應用,亟需構建更為科學合理、權威系統的國際中文教育系列標準。
國際中文教育標準提升中文教育的國際認可度。近年來,在中文傳播的拉力和推力作用下,中文的國際傳播能力顯著增強,海外中文學習的需求不斷攀升,并且逐漸向“低齡化”“本土化”和“職業化”轉變。據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統計,當前全球有85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海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超過3000萬。標準指導教學、服務發展、推動傳播,因此,向世界提供規范的國際中文教育標準,既是中國作為中文母語國的責任擔當,也是中文服務全球的有力保障,有助于提升中文的國際認可度。比如,在2023年世界中文大會舉辦期間,“職業中文系列標準研發成果”正式發布,助力“中文+職業技能”職業教育的對外交流與合作,大大提升了中文的適用范圍。
國際中文教育標準提升中文數據的準確度。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發展需要大量規范的語言數據作為語料。然而,基于中文數據的人工智能發展遇到了中文數據不足、文本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比如,在人機對話方面,由于缺乏標準化的語料庫和訓練數據,人機對話不夠準確和自然,難以滿足用戶需求。國際中文教育標準有助于在全球拓展中文語料庫,助力推動語言的規范化和標準化,提高智能技術的學習和推理能力,擴大中文的國際傳播能力。
構建標準引領的中文全球傳播之路是一項具有系統性、整體性與協同性的工作,應該以基本的政策為依據,以現代化的教育技術為依托,以中外各級各類教育主體為抓手,采用“標準引領,專業規范,多邊合作,需求驅動,學術支持”的原則扎實推進。具體來說,一是提升國際中文教育標準的質量效益,二是構建國際中文教育的標準體系,三是提升國際中文教育標準的服務能力,四是提高國際中文標準的國際化傳播。國際中文教育標準體系的構建應當秉持全方位、全流程、分階段、分層級的要求,不斷提升標準質量、提高標準含金量、更新標準適用性。
(作者:趙屹青 宋亞迪,分別系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標準與考試評估處高級項目主管)
來源:光明日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