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胡文勇 通訊員 武政萱)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武漢市青山區人民法院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司法惠企安企成效明顯。
8月1日,“英雄城市 平安常在”暨“法治武漢”專題宣傳采風活動走進青山區人民法院,了解他們在優化破產案件簡易審理程序、保全案件前置擔保、執行和解機制前置等方面的創新實踐。

“英雄城市 平安常在”暨“法治武漢”專題宣傳采風活動。通訊員供圖
打造破產審判“青山樣本”
青山區是武漢市老工業基地,國有企業占比較高。隨著三年國企改革進程的推進,一批“僵尸企業”需按時退出市場。青山區法院充分發揮破產審判在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打造破產審判“青山樣本”。通過主動走訪“摸底數”、加速辦理“簡易審”、優化程序“線上辦”、批量辦理“四集中”的四步工作法,讓債權債務關系明確、債權數額較小的企業快速出清。
2021年12月,青山區法院辦理武漢鋼實某公司破產清算案,由于企業債權債務關系明確,資產狀況清晰,決定適用簡易審理程序,并要求管理人合并、簡化破產流程,縮短債權申報、資產清查等環節時限,快速推進“僵尸企業”處置進度,從法院裁定受理到審理終結僅用時58天。
2020年以來,青山區法院共受理破產案件107件,審結破產案件98件,破產案件平均辦案時間從近一年降至100天,為青山經濟轉型“蝶變”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前置擔保機制“護”企發展
2023年,某企業因買賣合同糾紛將另外兩家公司告上法庭,同時向青山區法院申請財產保全,要求法院凍結這兩家公司的基本賬戶。由于這兩家公司與青山區法院簽訂了《保全案件前置擔保工作備忘錄》,因此法院查封了兩家公司提前提供的財產,其基本賬戶未被凍結,保障了公司經營活動的正常運轉。
保全案件前置擔保機制是青山區法院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開展的一項創新工作。在確認相關企業不存在失信行為后,準予其主動向法院提供沒有權利瑕疵的財產作為前置擔保,一旦企業涉訴被申請保全,青山區法院可以優先選取前置擔保財產作為保全對象。
“之前企業一旦涉及訴訟保全,就會面臨賬戶被凍結的問題,這對企業的日常運轉和投標工作等帶來很大困擾。有了前置擔保機制后,幫助解決了賬戶被凍結的問題,也可以防止被某些市場主體濫用訴權影響企業正常經營,這對誠信經營的企業也是一個激勵。”寶業湖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陶金友對此有著切身體會。
據介紹,青山區法院建立該機制以來,惠及企業達153家,為市場主體釋放4.3億的流動資金,受到了企業歡迎,也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有力支持。
執前和解跑出解紛加速度
在執行中,如何才能更好提高效率?青山區法院成立了執前和解中心,從搭建信息系統、引入公證機構、創新工作機制入手,將執前和解機制前置,努力實現執行從末端治理向源頭治理的轉變。
“沒想到,1700萬余元一天全部執行到位。”2023年12月1日,來自河南周口的申請執行人拿到執行款后感慨地說。不久前,他們將欠款公司告到青山區法院。進入執行程序后,承辦人將案件移送執前和解中心處理。工作人員將法律風險告訴了被執行人,督促履行,被執行人立即支付了欠款,糾紛成功化解。
今年1-6月,青山區法院委托第三方公證機構辦理執前和解案件1352件,和解成功207件,即時結清192件、到位金額6000萬余元。該項工作入選“2023武漢法院法治化營商環境十件實事”,執前和解工作平臺成功入選“2024政法智能化建設技術裝備及成果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