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鄭雅曼)“謝謝法官,之前每天都睡不踏實,現在能把親朋好友的錢還上,我終于可以睡個好覺了!”近日,張大爺特意向江岸區法院執行法官送來一面“執法如山扶正義,辦案廉明為人民”的錦旗,握著執行法官的手,臉上終于有了笑容。
好友有難傾囊相助,卻“沒了下文”
張大爺有一位好友王某,兩人相交多年。2016年,王某經營的買賣出現問題,缺少一筆資金。張大爺聽了好友的困難,立即想辦法幫其籌錢,除了自己省吃儉用攢的積蓄外,還向親朋好友借了一些錢,拼拼湊湊借給王某60萬元幫助其周轉。
然而,到了約定的還款日期,王某卻“沒了動靜”,張大爺幾次催要,對方仍一再拖延。面對好友的失信,張大爺失望和無奈之下,將王某起訴到了江岸區法院。
經法院審理并作出判決,王某仍是“動靜全無”,未主動償還欠款。
自己的養老錢不說,親戚朋友的借款怎么辦?張大爺頭疼不已。
為了能夠盡快討回辛苦錢,也給親朋好友一個交待,判決生效后,張大爺向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
被執行人態度囂張,反“弄巧成拙”
收到案件,執行法官第一時間向王某送達了執行通知書等法律文書,同時著手調查王某名下財產。
然而,執行并不順利,王某名下確無可供執行的財產,本人更是態度強硬,言之鑿鑿地表示:“隨便查,我沒錢”,甚至揚言:“法院怎么辦都行”。
見王某態度如此“囂張”,憑借多年執行經驗,執行法官推斷,背后可能“另有隱情”。
于是,進一步展開調查,向張大爺詳細了解王某家庭成員、收入情況等,并到王某居住的小區走訪,終于在一次與張大爺的談話中發現了“端倪”。
執行法官果斷“出手”,終“柳暗花明”
王某原有一套房屋,但查詢時并未發現其名下登記了任何房產。
了解到這一線索,執行法官再次上門,責令王某如實報告房屋等財產情況。王某一聽到法官提及“房子”二字,就立馬露出了“馬腳”。
“什么房子,我……不知道。”
“我……我……從來就沒買過房子。”
結巴的語氣、閃躲的眼神,讓執行法官更加確信,王某并非如他所說“無錢可還”,立即向王某嚴肅說明不如實報告財產可能面臨被拘留的法律后果。
聽到“拘留”,王某“慌了”,態度“大轉彎”,向執行法官表示馬上籌錢,希望能和張大爺協商還款事宜。
在尊重張大爺意愿的前提下,經執行法官主持,雙方達成和解。目前,王某已按和解協議支付第一期款項30萬元,剩余款項正在清償中。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