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國家電網天河220千伏變電站第三臺主變擴建工程啟動投運。此前,國網浙江電力舉行需求響應專項演練,通過約定需求響應和小時級需求響應兩類情景演練,檢驗各方協調處置、閉環管理和快速響應等電力保供準備情況。
天氣炎熱,民用、辦公、生產等用電總量攀升。如何全力保障能源電力供應安全穩定?各地區、各部門壓緊壓實責任,加強協調聯動。
為有效應對用電高峰,國網浙江電力加強政企協作、廠網協同、氣電聯動,實施“增外擴內、削峰填谷”組合保供措施,確保供電用電穩定有序。實現燃機頂峰供電能力900萬千瓦,督促浙江省內發電企業完成檢修,保障機組穩發滿發。
在做好省內供給的基礎上,國網浙江電力還積極爭取外來電。今年,浙江與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6省份簽訂年度送電協議,預計今年長協外購電量將超2000億千瓦時。與此同時,國網浙江電力按需優化西南地區水電送浙安排,做好賓金、金塘等特高壓直流工程大功率運行準備;持續優化現貨購電策略,力爭最大臨時外來電力增加400萬千瓦;同安徽開展電力互濟,在7月和8月每晚置換電力100萬千瓦,以長三角區域合作提高電力保供能力。
隨著風電、光伏等新能源持續壯大,為提升風電、光伏發電穩定性,國網浙江電力密切跟蹤氣象變化情況,結合高精度網格化氣象數據,做精做細新能源出力預測,持續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在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尖山新區,為適應分布式光伏、風電和生物質能發電等新能源,國網嘉興供電公司迭代升級新一代配電自動化系統,建成源網荷儲一體化數智平臺,試點對當地儲能、空調、充電樁、光伏電站等15類資源進行統一調控,確保供需平衡。
負荷管理也是電力保供的有效手段。通過迭代優化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國網浙江電力匯集客戶側儲能、充電樁等離散資源,力爭“千瓦可調、度電可控”。“目前,我們在浙江已形成移峰填谷、集中檢修、空調調控、需求響應等多策略負荷管理方案,全省所有地市均已出臺負荷響應補貼政策,建立1300余個鄉鎮街道政企服務‘微網格’,鼓勵工商業用戶積極參與。”國網浙江電力營銷部副主任王輝東介紹。
此外,國網浙江電力還聯合多地政府建設運營虛擬電廠,聚合可調負荷分布式電源、新能源汽車和分布式儲能等用戶側資源,更加有效地實現電網負荷削峰填谷。由嘉興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國網嘉興供電公司運營的嘉興市虛擬電廠管理平臺,自2023年6月試運行以來,已接入涵蓋儲能設施、空調、充電樁、光伏電站等在內的負荷資源555.08萬千瓦,其中可調負荷資源84.46萬千瓦,預計削峰能力28.59萬千瓦、填谷能力24.45萬千瓦。
激勵儲能項目應投盡投,提高電網調節能力。截至今年6月底,浙江電網側儲能電站已并網26座,總裝機容量182.8萬千瓦/365.6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0.3倍。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14日 14 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