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詠為顧客剪頭發 通訊員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張盼 通訊員羅珊珊)在潛江市龍灣鎮腰河村六組,一家普通的理發店中,隱藏著一位76歲的聾啞詩人林詠。平時,他與剪刀為伴,為顧客修剪發絲。閑暇時,他與筆為友,創作出動人的詩篇。在寂靜的世界里,詩歌成為絢麗的色彩。
“嚓嚓,嚓嚓……”8月15日,林詠正手持理發剪,專注地為顧客服務。他動作嫻熟利落,店里只有剪刀與發絲觸碰的聲音。理發椅旁,隨手可拿起的除了剪刀,還有堆積如山的詩詞歌賦格律書。76歲的他,精氣神十足。
林詠出生于1948年,8歲時的一場重病奪走了他傾聽世界的權利,也讓他難以用言語表達內心,僅上了一年小學后,便無奈輟學。長大后的林詠為了生活,學過印花、雕刻,開過商店、桌球店,最后在理發行業穩定下來。生活的磨難不僅沒有擊垮他對生活的希望,反而成了他寫作的素材,他的文字里始終保持著一份純真與熱忱。
2016年,潛江市詩詞楹聯學會龍灣分會向他熱情地伸出了邀請之手。從此,林詠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絢麗的色彩。每一次龍灣分會組織的活動,都能看到林詠積極參與的身影。白天,他在理發店里辛勤工作,為顧客們打造滿意的發型;夜晚,當月光灑在窗前,他就沉浸在詩詞的世界里,琢磨著字句,思考著韻律。
“荒湖改造變金倉,疑是蓬萊換地方。廣場惹來仙女舞,村村奔上富康莊。”2017年,林詠的第一首詩歌《馮家湖感懷》在龍灣的《章華臺》詩集上發表。彼時,他重返兒時居住的地方,湖鄉巨變,物是人非,他有感而發。這一發表,便如開啟了一道閘門,他的創作靈感如泉涌,一發不可收拾。
“千樹梨花,一湖異鳥,魚翔舟蕩清波繞。畫廊幽靜聳瓊樓,棧橋十里田歌笑。”他寫返灣湖;“良藥能驅疾,讀書可解癡。青松長益壽,皓月久清脾。路遠勤磨志,山高苦探知。人生多坎坷,矢志以持之。”他寫自己;“燕愛對棲梁,鵲戀雙依樹。風里飛來雨里游,風雨同相聚。魚覷水邊花,月照晨中露。漫漫天涯影相隨,渡盡生平旅。”他獻給愛妻。
通過自學查字典記拼音,林詠翻閱韻書,鉆研格律,共創作出了400多首詩詞、300余幅書法,作品刊登在《中華詩詞》《湖北詩詞》等國家級、省級詩刊。去年,他被納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龍灣鎮還為他專門做了一個《鐵樹開花逢盛世 殘人立志寫新篇》專欄。
每當林詠完成一首詩詞或一幅書法作品,老伴徐乾培總是第一個欣賞的人。她說:“他一直都對這些感興趣,就算聽不見說不了,也從未放棄,我能做的,就是全力支持他。”
在這個小小的理發店里,林詠用理發剪為生活剪裁,用詩詞為夢想添彩,雖然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里,卻用詩歌奏響了一曲動人的逐夢之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