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劉龍龍、郭 暉)8月16日上午,國網湖北送變電公司省級無人機巡檢管理中心在位于武漢市黃陂區500千伏木孝一線51號塔和木孝二回58號塔,創新采用“無人機+聲學成像儀”模式,開展線路設備局部放電無人機聲紋檢測。
“報告,已到達作業位置。天氣晴朗、微風,具備作業條件。”作業現場,烈日炎炎,氣溫高達35攝氏度。只見該公司無人機操作員胡一波手指翻飛,在機載聲學成像儀與無人機上熟練進行組裝和校準。很快一個小“喇叭”狀的物體被安裝在無人機的下方,胡一波通過無人機操作將一臺攜帶著機載聲學成像儀的大疆M300多旋翼無人機,以2米每秒的速度送向50米高空目標檢測位置。在控制著無人機安全距離的同時對桿塔各部件進行聲音識別分析。
“先移動無人機將整個塔頭都呈現在控制器的屏幕上,打開降噪框,初步確定異常部位。”“收到,塔頭已全部進入屏幕,線路設備無異常。”“重新調整測試位置,依次從左相絕緣子往右相絕緣子局部識別。”現場作業負責人劉龍龍緊盯無人機操作員操作屏幕,大約5秒后,屏幕上很快呈現出一閃一閃的紅色光暈和聲紋圖譜。通過人工校核確認,是由于雨后空氣濕度變高,造成線路設備異響,經過下午復測,異響消失,設備運行正常。
“‘無人機+聲學成像儀’的‘聽診’模式,如同給無人機加上‘順風耳’,很好地幫助運維人員‘體檢’線路健康狀態。”該公司省級無人機巡檢管理中心李杰豪介紹,輸電線路桿塔各部件在運行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振動異響甚至局部放電,會降低線路部件絕緣水平,危害線路運行安全。以往線路運維人員都是通過“可見光+紅外”測溫手段,無法發現早期潛伏性缺陷和聲響類異常。而新型“無人機+機載聲學成像儀”能夠“傾聽”并識別輸電線路周圍環境的細微聲音變化。聲學檢測技術獨特的“模仿話術”識別功能能夠“模仿”這些聲音的特征,構建出龐大的聲紋數據庫。當檢測到與數據庫中已知故障聲紋相匹配的聲音時,聲紋識別系統會立即觸發預警機制,并精準鎖定故障部位,助力電網運維人員對隱患的早發現、早處理,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