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武堂】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并作出“完善軍事治理體系”的重大部署。軍事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質量效能。軍事治理現代化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是保證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順利展開的重要支撐。
以高水平治理推動軍隊高質量發展
軍事治理通過政黨或國家權力的配置和運作,對戰爭、國防和軍隊事務進行科學高效的安排和處置。軍事治理現代化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推動軍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適應國防和軍隊現代化要求,以高水平治理推動軍隊高質量發展,不斷提高軍隊戰斗力的過程。
軍事治理現代化是自主創新、符合國情軍情的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有機組成部分。軍事治理現代化以“軍事治理”與“現代化”的耦合與兼容,提供了治理軍事事務的一種范式。軍事治理現代化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組合。作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軍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有機聯系、相輔相成。因此,軍事治理現代化既要注重軍事制度執行能力的現代化,更要注重軍事制度體系的現代化,必須一體推進、缺一不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持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要求軍事治理與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相適應,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和運用軍事制度管理軍事事務能力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發展。
軍事治理現代化是連續積累和持續發展的過程。軍事治理現代化應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動態發展的特點,推動軍事治理從初級階段向中、高級階段發展。在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基礎上,與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戰略目標同步,到2035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軍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實現軍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
推進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軍事治理現代化
“天下之勢不盛則衰,天下之治不進則退。”軍事治理走向現代化,既要遵循現代化一般規律,更要符合國情軍情。軍事治理現代化是一種兼具戰略謀劃、理論指導、方向道路和運行機制的理性建構,走出一條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軍事治理現代化新道路。
軍事治理不是幾個領域治理的簡單疊加,也不是軍事管理的概念重構,而是我們黨治軍理念和方式的一場深刻變革。推進軍事治理現代化,要求我們主動來一場思想上的革命,從一切不合時宜的思維定式、固有模式、路徑依賴中解放出來。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加強軍事治理”,將其放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布局中推進,體現了我們黨對新時代建軍治軍特點規律的深刻把握和理論升華。軍事治理現代化涉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方方面面,必須從總體上謀劃各領域治理。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歷史性成就,長期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得到深入破解。著力構建現代軍事治理體系,以高水平治理推動我軍高質量發展,要求把軍事治理融入強國興軍大局,確保軍事治理現代化進程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相適應,軍事能力同國家戰略需求相適應,如期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軍事治理現代化是制度自信與道路自信的充分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是黨領導人民軍隊經過艱辛探索得來的,實踐反復證明這是一套科學、管用、高效的制度體系。黨的領導直接關系軍事治理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要把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貫徹到具體的軍事治理之中。一方面,確保軍事治理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方向,保障黨中央權威與軍事決策的集中有效;另一方面,確保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和各方面力量參與軍事治理,鞏固提高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軍事治理現代化必須既立足中國國情軍情,又借鑒國外先進治理經驗,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軍事治理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對軍事治理現代化而言,系統治理是實踐基礎,重在形成黨絕對領導、國家投入、軍隊主導、社會參與的軍事治理現代化結構,實現軍事治理多元主體的良性互動;依法治理是內在要求,重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治理軍事,在法治軌道上推進軍事治理現代化;綜合治理是重要原則,重在整合各種治理資源和治理手段,以達成軍事治理現代化整體效果;源頭治理是關鍵抓手,要以預防性治理、前瞻性治理推進關口前置,及時發現和處置現代化進程中的矛盾問題。
實現軍事治理的科學化、精準化、高效化
軍事治理現代化是一項開創性事業,涉及國防和軍隊建設方方面面,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照搬照抄。軍事治理現代化明晰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進程中軍事治理轉型發展的動力、機制及方法,在實踐路徑上形成了新的突破。我們要在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進程中推進軍事治理現代化,以軍事治理現代化有力支撐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軍事治理體系。軍事治理體系的核心是軍事制度體系,即在黨領導下管理軍事事務的制度體系。軍事治理體系現代化,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體系從傳統走向現代的過程,是軍事治理現代化的前提。只有建構出一整套符合國情軍情的軍事制度體系,軍事治理現代化才能得以推進。要通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構建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軍事制度體系,從而為軍事治理現代化奠定基礎。
軍事治理現代化包括軍事治理體系現代化和軍事治理能力現代化兩個方面,有了好的軍事治理體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軍事治理能力才能充分發揮軍事治理體系的效能。推進軍事治理現代化,需要不斷強化軍事制度執行力,將軍事治理體系現代化催生的優勢轉化為軍事治理效能。習近平主席強調,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設,增強按制度辦事、依法辦事意識,善于運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國家,把各方面制度優勢轉化為管理國家的效能,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延伸到軍事治理現代化,就是要適應國家治理現代化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進程,堅決維護軍事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著力提高依法管理國防事務、軍隊建設事務和軍事斗爭準備事務的能力,不斷提高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有效治理軍事事務的能力。
推進軍事治理機制現代化。軍事治理機制是有目的地通過制度安排形成的軍隊內部主體之間、軍隊與外部主體之間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模式。軍事權力的科學配置與高效運行,是軍事治理機制現代化的核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了“完善人民軍隊領導管理體制機制,深化聯合作戰體系改革,深化跨軍地改革”的重要任務,需要通過制定一整套與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相適應的規則和標準,明確不同主體的功能定位、角色身份和相互關系,建立健全綜合協調的多元治理機制。要優化縱向分層對接機制,完善橫向兼容協調機制,強化多元協同責任機制,不斷創新跨域合作的軍民銜接機制,實現軍事制度體系與制度執行能力的系統集成和協同高效。
推進軍事治理方法現代化。治理方法解決的是“用什么方式和手段進行治理”的問題,治理的有效性源于方法的科學性。軍事治理方法現代化,就是推進多元方法和科學手段的系統集成與協同使用的過程。治理方法主要有法治、德治、自治和行政、經濟、教育、協商等,治理現代化還要強化科技賦能。科學技術是推動現代化的重要動力,是推動軍事治理的革命性力量。將高新技術運用于軍事治理之中,是軍事治理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要廣泛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提升軍事治理現代化水平,建立健全先進科技輔助軍事治理的方法體系,積極探索“網絡+”“數據+”“智能+”軍事治理模式,突出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推動治理方法變革,實現軍事治理的決策科學化、治理精準化、服務高效化。
推進軍隊基層治理現代化。軍隊基層治理效能,是軍事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集中呈現。要高度重視基層治理,尊重官兵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推動基層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作為軍事治理體系的“末梢神經”,軍隊基層治理能否實現現代化,關乎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大局。要堅持向戰為戰,以服務備戰打仗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提升軍事治理對戰斗力的貢獻率。要堅持黨建引領,明確各級黨組織主體責任清單,建立黨委統籌、上下貫通,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軍隊基層治理領導體系。要堅持官兵主體,培育官兵的權利意識、公共精神和法治觀念,加強政治民主、經濟民主、軍事民主建設,把暢通官兵參與軍事治理渠道與激發官兵參與軍事治理的動力相統一,增強官兵參與軍事治理的主體意識和主觀能動性。
(作者:楊蓮珍,系武警指揮學院訓練管理系教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