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楊洪 張麗)近年來,鋼花村街道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共同締造為路徑,以法治建設為保障,聚焦破解行政執法、政務服務、矛盾化解三方面難題,賦能基層治理,打造“法治為民”鋼花示范樣板。
鋼花村街道首創的“夜市矛盾糾紛‘路長制+’工作法”入選全市“楓橋式工作法”,城市管理“路長制”工作模式受到了湖北日報、荊楚網等省級媒體報道十余次,在全市推廣;鋼花村街道司法所被司法部授予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先進集體稱號,2023年依托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先進集體,鋼花村街道申報三、四級調解員59名,申報通過量全區第一;街道干部擁有行政執法資格人員達41人,位居全區街道首位;2023年鋼花村街道首吃螃蟹開出全市第一張物業類執法的罰單;聯系對接區檢察院開展“擬不起訴+公益服務試點”取得良好成效。主要做法如下:
一、聚焦“三治”創新,綜合執法有力度
鋼花村街道堅持以黨建引領綜合執法體系迭代升級,著力打造鋼花行政執法改革“金字招牌”,實現執法從“單向層疊”轉變為“復合協同”,真正把執法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探索破解基層綜合執法難題的有效路徑。
以“路長制”領銜,做實全域治理。在全市最先實施“路長制”管理模式,運用“1+2+N”實施路徑,將全街劃分為9個區域,構建“九宮格”式布局,選派黨性強、業務精的執法人員擔任各片區“路長”,吸納區相關職能部門、社區黨員等社會力量參與片區共治,發展城市綜合治理“區域圈”,著力打造“一人一域細治理、九域一體優全局”的服務體系。拓展智能化管理平臺,聯動網格中心,對當月問題進行數字化分析,厘清下月工作重心;以鋼花微鄰里為媒介,嵌入“路長辦公”模塊,讓居民享受“掌上服務”。
以“網紅街”突破,做亮片區治理。以睦鄰黨建為依托,引進國際化物業公司世貿物業開展承包式管理,與鋼花村街道黨工委共同探索基層難點問題治理“最優解”,共開展巡查2000余次,協同治理處置街區問題260余起,為商戶上門服務48次,收到臨街商戶贈送錦旗12面,通過貼心服務,推促商戶實現了從“被動管理”到“主動自治”的態度轉變,恩施街的城市綜合管理問題投訴率下降了50%,恩施街成為享譽江城的網紅打卡地。
以“常態化”落實,促進長效治理。將投訴平臺、查控違平臺、第三方平臺、“路長制”平臺交由網格中心進行統一管理,構建基層治理“協調指揮中樞”,以執法促管理,以管理優執法,在街道內部構建“管理、執法、反饋、評價”循環,既減輕基層治理執法壓力,也讓治理更有“溫度”。明晰“執法隊員立案辦案—執法中心法制員一審—執法中心負責人二審—街道法制員三審—街道分管領導四審”的法制審核流程,共進行行政檢查1600余次,行政處罰簡易案件辦結56件,行政處罰一般案件辦結65件,突破查處全市第一起物業類案件,無1起行政復議案件。
二、聚焦“三更”服務,政務服務有速度
鋼花村街道堅持以黨建優化政務服務質效提升,打造“來鋼花·安心辦”政務服務品牌,實現從“事難辦”到“事好辦”,不斷推進政務服務運行標準化、服務供給規范化、群眾辦事便利化。
服務做“乘法”,辦事環境更加便民。推進“一門”“一窗”“一站式”改革,實行“六公開”服務,依法依規簡化辦事程序,減少辦事環節,實行服務承諾制和限時辦結制,切實提高辦事效率。優化窗口布局,逐步實現無差別窗口業務辦理。開通4個綜合服務窗口和1個綜合出證窗口,同時設置一事聯辦、跨省(市)通辦、幫代辦服務窗口及2個服務專區(老年服務專區和自助網辦專區),實現“一窗通辦”服務的同時兼顧特殊群體需求。
審批做“減法”,營商環境更加優化。針對醫保、社保、人力資源、高齡津貼、工商營業執照、食品許可等高頻服務事項,對行政審批工作人員實行AB崗,確保群眾辦事便利,不跑空路。建立健全“預約服務”“延時服務”“上門服務”“容缺受理”“意見回訪”“群眾投訴處理”等制度,持續深化“一網通辦”,認真落實“跨省(市)通辦、一事聯辦”,213項民生事項列入“最多跑一次”清單,2023年辦件總量達到67098件,投訴率不足0.005%,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有力,被省級媒體報道5次。
監管做“加法”,政務公開更加有力。全面推進政務公開,配置專職工作人員,完善信息主動公開、申請公開操作規范及處理流程,及時公開各類信息。暢通熱線電話、電子信箱等外部監督渠道,結合黨紀學習教育進一步加強黨內監督力度。依托湖北政務服務網、武漢智慧平臺及中心宣傳欄依法公開權責清單、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和辦事指南、服務承諾等。加強12345政府服務熱線辦理,及時回應群眾訴求。今年以來未發生群眾投訴現象。
三、聚焦“三全”解紛,矛盾調解有成效
鋼花村街道堅持以黨建推動矛盾糾紛化解,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信訪法治化建設,堅持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實現從“矛盾頻發”到“平安和諧”,按下矛盾糾紛排查化早化小和源頭預防治理“加速鍵”,構建源頭防控、糾紛化解的綜合治理機制,進一步夯實法治政府建設。
問需于民,線上線下全收集。組織開展網格員“每月千訪”專項行動,升級“天天敲門組”,在街道黨工委的統籌安排下,對高齡孤寡老人等群體“重點敲”、一般家庭“定期敲”、年輕群體“網上敲”,通過分級分類敲門入戶及時掌握群眾動態、化解群眾矛盾、解決群眾難題。推動“鋼花微鄰里”高效流轉、快速溝通,實現公告每天發、活動提前更,做到線上“敲門”、線上“回應”,全年接辦案件392件,五星評價達87%、三星評價以上近100%,實現線上線下快速互通協作,及時、有效解決問題。
共治共享,多方力量全進入。以區域化黨建為紐帶,克服傳統各自為政、條塊分割的制度壁壘,引導共駐共建各類資源力量共同參與基層治理、矛盾化解。在街道黨工委的組織號召下,2023年吸納省市區下沉單位、“好樣的工作隊”、轄區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兩新”企業共55家,分類簽訂“三張清單”,把各方力量編入天天敲門組、黨員服務隊等,持續加大對特困群眾、孤寡老人、獨居群體關照力度,守住基層治理底線。結合“政法干警下社區”“順順吧·法律門診”優化警司聯調,打造“三官一師”工作室,創新設置人大代表聯絡站、政協委員協商室,匯聚融合各方力量,為社區治理、糾紛調解提供專業支撐,確保矛盾糾紛全區域、全鏈條能防、能控,讓居民享受到家門口的法律服務,累計服務20000余人次,有關做法被《法制日報》稱為武漢社區司法新模式。
路徑迭代,大事小事全解決。聚焦居民大小事,常態化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走訪大化解工作,健全矛盾糾紛“一站式”多元調處化解工作機制,充分運用“順順吧”、心理服務室、亢鈴工作室等工作載體,平心順氣解疙瘩,堅決把矛盾化解在當地、問題解決在初始,化解矛盾糾紛115件。探索信訪法治化的有效路徑,以分類突破為原則,以化解為目標,規范信訪程序及流程,開展信訪分類處置,壓實包保責任,聯動職能部門,連續3年信訪案件量全區最低。2024上半年街道信訪動態上榜次數104次,占全區信訪動態信息的4.9%,在全區中心街道占比較低。2024年“全國兩會”、“三中全會”期間均實現零進京訪目標,轄區安全穩定得到有效保障。
下一步,鋼花村街道將繼續以人為本,堅持抓黨建、強治理、優服務、破難題,進一步深化建設法治鋼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