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張揚 通訊員王旭)雅集江城啟幕時,文瀾藝海映光輝。8月31日,第二屆長江文藝論壇在武漢正式啟幕,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位深耕文藝創作、理論探討、批評實踐及文化研究的精英學者與會,共繪長江文藝宏偉長卷。

論壇開幕儀式由湖北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書記張士軍主持,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許曉東,河南省文聯黨組書記方啟雄,湖北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劉海軍,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主任徐粵春相繼致辭,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董耀鵬宣布開幕。
《“大兩河文明”的藝術表達與文明重塑 》《 長江文化與四十年代中國話劇 》《江河文化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構 》《長江流域楚文化的歷史地位再觀察 》《大江東去一長江藝術圖景與民族文化身份塑造》……本屆論壇將圍繞“長江文藝傳承發展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以主旨演講、平行論壇、“長江與黃河”的對話等形式推動江河文明的融合交流,促進新時代長江文藝的繁榮發展。

眾多專家學者紛紛發表真知灼見,強調長江文化的多元性與獨特性,探討其與現代文明的交融互鑒。從長江文化的深度解析到藝術表達,從古代經典的傳承到國際傳播,金句頻出,啟迪思考。
本屆長江文藝論壇由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指導,湖北省文聯、華中科技大學主辦,湖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河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武漢音樂學院、湖北省國家文化公園專家咨詢委員會、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武漢大學藝術學院、武漢大學哲學學院、華中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等承辦。河南省文聯在鄭州大學主辦的分論壇同步開啟。

主會場主旨發言專家精彩語錄:
向云駒(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文明不只有一種文明,也不是只有一個中心,更不是只有一個終極形態。——《“大兩河文明”的藝術表達與文明重塑》
廖全京(四川省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研究員):對長江文化特質的認知,是把握四十年代話劇的總體精神走向的關鍵。——《長江文化與四十年代中國話劇》
張清民(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長江文化與黃河文化的互補性不僅在歷史上促進了中華文明的發展,也在當代社會中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鞏固與發展提供了重要啟示。——《江河文化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構》
賀云翱(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長江文化研究員首席專家):楚文化是長江精神的不朽靈魂。——《長江流域楚文化的歷史地再在觀察》
黃宗賢(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學術院長、教授):藝術家們以深情的目光審視長江流域千姿百態的自然與人文景觀,以多元的藝術語言描繪長江風貌,表現長江精神,為形塑國家形象和彰顯民族文化精神發揮了重要作用。——《大江東去——長江藝術圖景與民族文化身份塑造》
高丙中(北京師范大學人文和社會科學科學高研院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長江文化是一個有內涵、有體量的實在性大詞,既體現在成千上萬的實物、實景、實事,也體現在億萬國民的日常生活;既由歷史傳承而來,也由當代的創新實踐所證成。——《長江文化的承載形式與國民實踐》
謝柏梁(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戲曲學院教授,上海市“曙光學者”):作為中國話劇的核心人物,曹禺是民族話劇的輝煌和驕傲,更是將中國現代悲劇寫得最為精彩絕倫、表現得較為深刻廣博的大師級人物。——《郢都文脈:論屈宋張居正曹禺王元化的文學貢獻》
馬銀琴(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黨委書記、教授):經典闡釋之于作品傳播走向的重要意義與影響。因此,在傳承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任務面前,面對以《詩經》為代表的古代經典,正確理解、準確闡釋,是一個關聯到“揚”“棄”的重要問題。——《<詩經·召南·野有死麕>與周代的婚姻禮儀》
李幼平(湖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中央音樂學院特聘教授,武漢音樂學院原副院長、教授):懷古音樂是中國古代音樂走向當代、走向世界的有效路徑。——《禮樂文化傳承發展的歷史啟示與當代意義》
厲震林(上海戲劇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電影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開發符合國際傳播規律的融媒體產品,讓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外受眾“聽得懂、愿意聽”。——《關于上海全球文化敘事能力提升的經驗與探索》
除名家主旨演講之外,本屆論壇將陸續推出平行論壇各位專家學者的思想智慧,敬請期待。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