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好革命文化寶貴財富
許瑞涵
近日,空軍工程大學組織官兵前往革命圣地陜西延安市,開展綜合實踐教學活動,先后在寶塔山、棗園等革命紀念地開展現場教育授課,引導官兵在瞻仰革命舊址、重溫崢嶸歲月中賡續紅色血脈,培塑過硬戰斗作風,堅定奮斗強軍信念。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為更好弘揚延安精神,我校與延安大學積極聯合實施“紅色延安十三年”專項政治理論教研創新計劃,匯編“紅色育人延安行”現地教育輔導讀本,并依托“藍天號”強軍思想學習興趣小組,開展自主教育、“新時代奮斗觀”大討論等活動。
革命文化資源承載著無數革命先烈熱血與奮斗的烙印,是官兵看得見、聽得明、摸得著、讀得懂的實實在在的寶貴教育資源,具有典型的客觀性和極強的實踐引導性。用好革命文化寶貴財富,深入理解革命精神的豐富內涵,深刻感悟革命精神的思想偉力,真正做到學習跟進、認識跟進、行動跟進,持續砥礪新時代革命軍人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精武強能的作戰本領和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確保強軍事業后繼有人、根基永固。
(作者單位:空軍工程大學防空反導學院)
營造擁軍優屬社會氛圍
楊洪彬
“我們給您道喜來了,祝賀您家孩子立功受獎,感謝您培養了這么優秀的孩子,希望您繼續當好堅強后盾,鼓勵孩子再立新功!”近日,山東濱州市陽信縣洋湖鄉戚家村到處歡聲笑語。軍地領導帶領送喜報隊伍來到在部隊立功受獎的軍人家中,為其父母佩戴綬帶、戴上紅花,送上立功喜報和獎勵金。
近年來,陽信縣開展形式多樣的為立功軍人家庭送喜報活動,將送喜報活動拓展為宣傳尊崇軍人、宣傳雙擁工作的文化載體,受到群眾歡迎,激發當地群眾的愛國擁軍熱情。
喜報送到家,不僅能提升軍人、軍屬的榮譽感、自豪感,激勵廣大官兵建功沙場,也能讓崇軍愛軍的活動走近群眾,讓“愛我人民愛我軍”成為風尚,更能在全社會厚植尊重英雄、崇尚榮譽的氛圍,激勵更多有志青年投身火熱軍營。做好這份榮譽激勵工作,需要相關部門協同發力,落實相關政策,也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營造更加濃厚的擁軍優屬社會氛圍,為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山東濱州市陽信縣退役軍人事務局)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01日 05 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