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胡瑛)霍廷霄,中國影協副主席、中國電影美術學會會長、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一級美術師。霍廷霄作為中國電影美術領域的領軍人物,參與制作的電影作品20余部,代表作品有《霸王別姬》《炮打雙燈》《詠春》《英雄》《美麗的大腳》《十面埋伏》《看上去很美》《滿城盡帶黃金甲》《白鹿原》等影片,無一不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多次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香港電影金像獎等榮譽。
霍廷霄日前以“新主流電影美術創作解析”在中國影協青年編劇實戰研修班授課,并接受湖北省電影家協會青年電影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金展采訪。
主持人:在您的眾多創作作品中,哪個給您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或者對您來說意義最大?
霍廷霄:在我30多年的電影美術創作生涯中,我參與了許多不同類型的電影,包括藝術片和商業片。與張藝謀導演合作的幾部商業電影,尤其是《英雄》,是一部具有探索性的影片,我從中學到了很多。我一直堅持表達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不論是在藝術片、商業片還是類型片中,我們都致力于講好中國故事,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呈現在影像中,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這是我們的使命,也是我一直堅持的創作方向。
在我的創作中,我始終堅持講中國故事,尤其是在新主流電影的創作中,比如我參與美術工作的《長津湖》《革命者》《決戰時刻》等,我們既要關注其藝術和商業屬性,也要注重其政治屬性,將三者完美結合一直是我們的追求。同時,我們也注重傳達正能量,這是我一直堅持的創作原則。
隨著創作的多元化,像黑幫片、警匪片等一些類型片也逐漸為大家所喜聞樂見,例如今年上映的《飛馳人生2》《逆行人生》,都是表現普通老百姓的作品。它們都是從生活中來,又高于生活的片子。中國美學的定位最重要的就是電影本體語言的定位,它應當從生活中來。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我們講好中國故事的指導綱領,在電影這樣的視聽創作上,我們應該緊跟時代,不斷變化,不斷創新。
主持人:在您的創作生涯中,遇到過哪些最大的創作困難?您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
霍廷霄:實際上,每個作品的背后都充滿了故事,比觀眾看到的故事更加精彩。創作者的初心和情感表達是不變的,對電影的熱愛是我們克服困難的動力。在每個項目中,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具體的困難,但解決困難的方式主要是溝通,共同商討解決方案。在創作中,我們要把錢花在刀刃上,不浪費資源。隨著技術的發展,中國電影也在不斷探索新的創作方式,我們也是在一個不斷克服困難,解決困難,創新創造的過程當中。
主持人: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AIGC也特別火,您是如何看待這門新技術的?
霍廷霄:隨著AIGC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都收到的一定的沖擊,電影美術也是如此。但是任何一門新技術的出現我們都不應該排斥他,就像以前我們學習好萊塢的工業化美學,現在探索自己的中國美學,新技術的出現也是一個新的創新方向,也是藝術創作的時代需求,我們只是需要去運用合理的手段使用它。我始終認為,藝術的核心還是需要人腦去培養和創新。事實上,每年的金雞百花電影節,我們美術學會都做了大量的學術論壇,去討論這些新形勢核心變化。我們現在最需要的還是加強人才培養。作為一個老師,也是一個美學傳承人,我始終認為我們的創作初心不能變,我們的創作導向始終是要培養我們自己的美學定位。
主持人:您這次來到十堰,參觀了丹江口水庫等地,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與其他地方相比有什么不同?
霍廷霄:這是我第二次來到十堰,這里與我的老家陜西還是不太一樣。十堰這個地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既有自然靈性的美,又有工業化的氣息,湖北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我參觀了武當山,感受到了它的道教文化和600多年的歷史底蘊。同時,作為一個北方人,這次我也了解到丹江口水庫的重要性,它不僅是南水北調的重要水源地,也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工程。這些地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相結合,讓我對湖北有了更深的了解。湖北十堰地處重慶、陜西、河南接壤處,獨特的地理位置讓在文化聯動、文旅融合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我們今后湖北的影視發展也可以考慮打通省份地域壁壘,實現影視文化融合、影視資源共享。
主持人:在您的創作生涯中,有和湖北相關的經歷或素材嗎?未來是否有與湖北合作的意向?
霍廷霄:我目前還沒有直接與湖北相關的創作經歷,但我一直對湖北的文化和歷史充滿興趣,我也知道湖北有《萬箭穿心》這樣具有煙火氣和地域特色的作品。我曾擔任過多屆金雞獎評委,并去過湖北博物館等地。湖北的煙火氣和文化底蘊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未來如果有合適的項目,我非常愿意與湖北合作,共同創作出優秀的影視作品。
主持人:如果我們用美術師的眼睛來看湖北,我們用一種色彩來形容湖北,您會選擇哪種色彩?
霍廷霄:我覺得湖北可以用綠色和藍色來形容。湖北有山有水,自然環境優美。特別是丹江口水庫的水,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這里也非常適合影視創作的視覺呈現。這種自然環境的美麗和寧靜,用綠色和藍色來形容非常貼切。
主持人:現在湖北有一些知名的影視創作基地,如襄陽唐城和漢城等。您對這些影視基地背后的“影視+文旅”的現象怎么看?
霍廷霄:全國影視基地很多,但各有特色,最有名氣的莫過于橫店影視城。唐城因陳凱歌導演的《妖貓傳》而大火,漢城也是張藝謀導演作品《影》的取景地。襄陽唐城和漢城等基地的建設,為影視創作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我原本計劃拍諸葛亮的故事,也考慮過在襄陽這樣既有條件又有文化積淀的地方拍攝。影視+文旅的模式也非常具有發展潛力,現在全國都在做,而且很多造景就是來源于我們美術專業,我想我們美術師的參與也會讓影視+文旅更有生機和吸引力。通過影視作品來帶動旅游,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這種模式不僅有助于推廣中國的文化,也能為地方經濟帶來新的增長點。我相信在未來,這種模式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歡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