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國家電影局統計,2024年暑期檔總票房為116.43億元,放映總場次3824.7萬場,總觀影人次2.85億。受一些國產大片未能及時上映、奧運會以及短視頻分流等因素影響,相比去年同期,這一成績有所下降。中宣部電影局常務副局長毛羽在日前舉辦的第七屆“中國電影新力量論壇”上表示,今年的暑期檔在三個月時間里,有期待、有喜悅,也有失落、淚水和不足。進入暑期檔以來,盡管有百部左右的影片進入市場,但市場表現給行業敲響了警鐘,與去年同期相比,觀眾人次、票房均有所下降,凸顯出中國電影的深層次、結構性問題。可以說,危機已經到來,改變迫在眉睫。
暑期檔票房比去年同期下降
今年暑期檔共有136部影片上映,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從單部影片的市場表現來看,沈騰與馬麗主演的喜劇新片《抓娃娃》以32.5億元票房奪得今年暑期檔票房冠軍,同時打破中國影史暑期檔喜劇片票房紀錄;犯罪懸疑片《默殺》以13.49億元獲得亞軍;引進片《異形:奪命艦》以6.42億元位居第三名。檔期內共有26部影片票房破億元,僅少于2017年的27部,與2018年并列中國影史同期第二名。
今年暑期檔票房比去年同期下降,主要原因有三點:首先,缺乏能夠引爆市場的重磅國產商業類型片。去年暑期檔票房能如此火爆,每個月都能涌現出深受觀眾喜愛的爆款佳作,6月有《消失的她》,7月有《八角籠中》《長安三萬里》《封神第一部》,8月有《孤注一擲》。其次,今年暑期檔適逢歐洲杯和巴黎奧運會舉行,這兩大全球體育盛事在客觀上分流了大批觀眾。第三,如今全球電影市場都受到流媒體、短視頻、網絡游戲等其他娛樂方式的巨大沖擊,觀眾被分流。
除了客觀因素,電影市場暴露出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毛羽表示,中國電影的產品供給仍然不足,優質內容稀缺,高品質、多樣化尤其是代表電影工業、科技水平的大制作很少,還不能滿足觀眾的需求;中國電影的創作人才匱乏,相對于14億人口的大國,有影響力的編劇、導演、制片人屈指可數;中國電影的觀影人次還在減少,年輕觀眾疏遠影院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改變……
面對這些不斷交織的新老問題,毛羽認為,首先,人們需要好看的電影;第二,需要創新;第三,需要產業變革;第四,需要有世界眼光;第五,需要共擔使命。今天的電影競爭不是電影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要相互鼓勵、相互團結,去和短視頻、網絡游戲、網絡直播、豎屏劇、虛擬現實文旅體驗等多種多樣的娛樂形式競爭,是如何在人們享受旅游山水之樂、享受宵夜朋友之歡時還能惦記著電影之美。
新銳導演帶來創新力
今年暑期檔中,多位才華橫溢、個性鮮明的新銳導演涌現令人欣喜,成為一大亮點。
《傘少女》《落凡塵》積極探索傳統文化元素運用,為國產動畫片注入新鮮血液;柯汶利執導的《默殺》上映3天票房破億元,讓暑期檔正式“入夏”;陳健喜、李佳鍇聯合執導的《白蛇:浮生》票房已超3億元,居七夕檔票房榜首,并維持了市場熱度;李陽導演的《從21世紀安全撤離》以天馬行空的科幻喜劇風格,為懷舊青春提供了全新表達方式,票房與口碑均超預期;集犯罪、動作、懸疑于一體,馬浴柯執導的《重生》也在口碑和票房上取得了不錯的反饋。
新銳導演佳作頻出,展現出電影產業青年力量的快速成長。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鴻表示,新銳導演的突出表現帶來了創新力和創造力,他們生于互聯網時代,學習與機遇使得他們手握觀察世界、駕馭技術的秘鑰。因此,當這批年輕人進入影視界,往往更注重藝術探索、表達創新、工業突破。他們以多元視角拓展內容邊界的同時,也在促進中國影視產業的生態煥新。(記者 張鋼)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