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黃忠
通訊員 萬莞榕 焦雯雯
恩施玉露為湖北省第一歷史名茶、消費者最喜愛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最具影響力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有極高的商業價值。
如何守護“恩施玉露”金招牌?9月5日,湖北省恩施市檢察院檢察官李方黎向跟隨湖北省檢察院新聞處走基層的媒體記者們,介紹了該院以更優檢察履職擦亮恩施茶名片的辦案故事。

公開聽證
今年5月,該院公益訴訟檢察部發現一起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線索,顯示恩施部分超市存在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恩施玉露”茶葉的情形。
“針對這一線索,我們立即開展現場調查核實,并第一時間與恩施州茶產業協會就‘恩施玉露’品牌使用管理問題對接溝通。”李方黎介紹,經核實,截至2023年7月,“恩施玉露”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授權許可使用主體為109家,確認恩施某公司在未取得“恩施玉露”商標使用授權的情況下,存在生產標有“恩施玉露”字樣茶葉禮盒的情形,某超市存在銷售該公司未經授權的“恩施玉露”茶葉禮盒的情形。
在未取得商標使用授權的情況下,茶企業生產、銷售“恩施玉露”,其制作工藝、茶葉品質得不到保證,不僅侵犯了“恩施玉露”注冊商標專用權,也侵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恩施玉露發展史
李方黎介紹,在與恩施州茶產業協會、相關行政部門充分研判的基礎上,該院制發檢察建議,提出對恩施部分超市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恩施玉露”茶葉的行為進行處理,并對恩施某實業有限公司的侵權行為進行查處。
“辦理這類案件,既要保護‘恩施玉露’名茶品牌權益,也要考慮如何護航小微企業發展。”李方黎介紹,檢察建議發出后,該院主動邀請相關行政機關前往侵權公司實地走訪,發現這家侵權公司屬小微企業,經營困難,公司侵權系因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對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不了解造成,且公司在調查期間積極配合并及時改正侵權行為。
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隨后,行政機關對相關企業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同時聯合恩施市檢察院共同開展法律宣講,提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隨后,恩施市檢察院就該案召開公開聽證會,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擔任聽證員,相關行政機關、恩施州茶產業協會參與。檢察官從涉案企業主觀過錯程度、違法行為嚴重性、違法后果、檢察護企等方面闡述了對本案懲教結合處罰的理由和效果,并充分聽取了各方意見。
“對小微企業的普法宣傳和教育同樣重要,可以從源頭上減少侵權行為的發生,本案懲教結合的形式取得良好的辦案效果。”考慮到涉案企業已全面整改到位,并就知識產權保護健全了相關規章制度,聽證員一致同意檢察機關終結案件的處理決定。

參觀恩施玉露博物館
“近年來,檢察機關在保護‘恩施玉露’知識產權方面,確實做了很多務實工作,優化了企業營商環境。”9月5日,在芭蕉侗族鄉恩施玉露博物館,湖北省政協委員、恩施潤邦茶業董事長張文旗向媒體記者們介紹了“恩施玉露”品牌發展、非遺傳承技藝等情況,并對檢察機關傾情守護“恩施玉露”“利川紅”給予高度評價。
“我們立足‘檢察護企’‘檢護民生’專項活動,綜合運用四大檢察職能,不僅依法打擊知識產權違法犯罪行為,督促監管機關依法履職,形成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的強大合力。聚力打造更優法治化營商環境,以更優檢察履職擦亮恩施茶名片。”舒紅兵介紹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