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育強國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上,高校要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打破思維定式,轉變思想觀念,激發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活力。
強化戰略思維,處理好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與國家戰略需求的關系。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既是對原有教育改革的再深化,也是促進高校充分發揮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合作交流等五大職能的改革,更是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改革。
圍繞國家戰略需求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政府要堅持“放權”與“監管”相結合,引導高校立足自身辦學優勢和學科特色,聚焦國家和區域戰略,在進一步深化改革中調適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契合度,增強耦合度,提升服務的自覺性,推動高等教育由“以量謀大”向“以質圖強”戰略轉變。高校要深化人才培育模式改革,強化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進科研創新,著力解決人才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之間的結構性矛盾,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型人才;要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完善高校內部治理體系改革,厘清行政組織、學術組織兩個機構體系和資源分配、學術評價兩個制度體系之間的關系,推進高等教育治理現代化;要完善學校層面和院系層面的權力配置,實現管理重心下移,將院系作為發展的動力源和發力點,統籌推進育人方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實現“教好”“學好”“管好”的有機統一。
堅持系統思維,處理好多元分類評價與創新氛圍營造的關系。高等教育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如何整體推進?教育評價改革就是“牛鼻子”。
改革的關鍵在落實“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完善政府、學校、社會等多元參與的教育評價體系,建立起重道德品行、重真才實學、重質量貢獻的評價導向;改革的核心在于營造鼓勵創新、包容失敗的環境氛圍,完善促進人才脫穎而出、健康成長的工作機制,樹立正確的人才觀、科學的質量觀和卓越的教育教學觀,給予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幫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各類人才“頂尖、沖尖、拔尖、冒尖”;改革的基礎在深化學生評價改革,扭轉“分數至上”“績點為王”的唯分數導向,更關注學生社會責任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創新力、全球勝任力,將“千人一面”的標準化考試變成“多把尺子”的個性化評價。
提升辯證思維,處理好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協同發展的關系。高校要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和課程設置,激發學生思考科技與人文之間關聯互動的興趣和能力,從側重知識傳授向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創新“融為一體”轉變,從專業教育向通專并重轉變,從高度專業化培養向注重綜合化培養轉變,克服科學與人文思維分裂的缺陷,破除人才培養“長于智、疏于德、弱于體美、缺于勞”的藩籬。另一方面,要在人文教育中強化科技教育的驅動和反思。人文教育的起點是對于人的生命和人的價值的尊重,促進對人類發展和教育個體的反思;科技教育則驅動人文教育發生深刻變革,幫助學生了解科學知識的歷史、社會、藝術、倫理等人文維度和價值。高校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圍繞學生興趣志趣、成長需求、愛好特長等內容,將責任心、同理心、自信心、創造力、洞察力、批判力等人文要素培養有機融入人才培養方案,有效推動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深度融合和協同發展,引導學生跳出傳統思維框架、超越原有的學科架構和認知習慣,激發學生無限想象力。
(作者系華中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研究員)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