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劉暢、通訊員鄧爽、李文玉)入夏以來,瞄準群眾“急難愁盼”,武漢市兩級法院積極開展“強制執行集中攻堅月”專項行動,加大對涉民生案件的強制執行力度,對拒不執行生效法律文書的違法犯罪行為形成強有力震懾。截至8月底,武漢兩級法院拘傳410余人,扣押車輛90臺,騰退40余個場所、9.09萬平方米,執行完畢案件3200余件,執行到位金額10.15億元。
“在基層法院,逾七成執行案件標的額不到10萬元,最少的只有幾百元錢,但小標的案件的背后,承載著群眾對司法公正的期待。”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著力化解涉民生案件,加大強制執行力度,及時兌現當事人勝訴權益,是本次專項行動的重點。
“錢收到了,沒想到我的案子這么受重視!”近日,一起執行案件的當事人李婆婆專門給新洲區人民法院送來錦旗。幾年前,劉某向李婆婆借了5萬元錢周轉。老伴過世后,急需錢養老的李婆婆多次向劉某討要借款,劉某始終避而不見。李婆婆向法院起訴劉某,經審理,法院判決劉某向李婆婆償還借款本息5.2萬余元,然而劉某遲遲不履行義務。李婆婆遂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立案后,新洲區法院迅速開展調查,終于在陽邏找到了劉某,并依法將其拘傳到法院。法官現場反復釋法,劉某仍找各種理由推脫。劉某兒子聞訊趕來,了解來龍去脈后,表示愿代為履行部分還款義務。最終,劉某按約分期支付了全部欠款,李婆婆拿到了期待已久的養老錢。
人難找,物難查,這是執行工作中容易遇到的難題。今年以來,武漢兩級法院借助科技提質賦能,運用大數據等現代技術手段查找被執行人線索,累計查詢到失聯被執行人信息5000余條。王某與某建設公司因薪酬問題發生糾紛,后該建設公司更換了辦公場所和聯系電話,執行干警通過失聯修復機制聯系到被執行人。最終,在法院督促下,該公司及時履行全部款項。
武漢中院積極拓展渠道,與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建立“點對點”網絡互通,實現不動產在線查詢、查封和解封,線上成功查封不動產3000余套。聯合市稅務局優化信息查詢流程,通過納稅系統高效評估被執行人經濟履行能力,一批涉財產案件順利推進。
提升社會參與度,查人找物有實效。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法院向社會公布“執行110”熱線電話,安排專人值守接聽,受理群眾關于被執行人行蹤和財產線索的電話舉報。江岸區法院充分借助街道、社區力量,創新“執行+網格員”工作機制,今年以來,網格員共參與協助法院執行行動50余次,執行到位近300萬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