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藝博 陳少哲 張燦
“不疼,沒有毒?!比僳E罕至的神農架深山,一個胳膊淌血的外國人手握長蛇,輕松回應著同伴的關切。幾秒鐘前,他剛被咬傷,此刻卻對著這條大蛇如獲至寶地欣賞起來。為了找蛇,他已在山林里跋涉了三四個鐘頭。
這個“不怕疼”的外國人,是來自美國的兩棲爬行動物專家凱文·梅辛杰。作為中美聯合培養的“雙料博士”,今年6月,他被神農架國家公園引進為外聘專家,受邀來此長期開展野外調查。這般常人罕見的抓蛇場景,正是他的工作日常。這些年間,凱文在多個生態保護區展開科考,被同行親切地稱為“蛇博士”。

同伴為被蛇咬傷的凱文(右)擦拭傷口。(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燦 攝)
“蛇博士”在中國
出生于獸醫家庭的凱文,從小就對蛇情有獨鐘。3歲那年,他第一次見到父親帶回家的蟒蛇,就愛上了這個神奇的物種。許多人眼中冷血危險的蛇,他卻覺得是“世界上最酷的東西”。長大后,凱文堅定走上一條與蛇為伴的學術道路。
2006年5月,24歲的凱文即將從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大學畢業。畢業前夕,他偶然得到一份去神農架調查兩棲爬行動物的工作。徒步探尋3個多月,凱文被這里的鐘靈毓秀深深吸引。后來,他前往南京林業大學深造,愈發意識到,在地大物博的中國,兩棲爬行動物研究大有可為。于是,博士畢業后,他放棄了美國工作的offer,選擇留在中國繼續自己的研究。
凱文的工作是走訪各地開展生態調查和保護。一年中,他約有四分之三的時間待在野外與動物作伴。行走于山林間,他有時會發現人類未知的“新朋友”。一旦相遇,他便緊追不放,拍照、采樣、確定分類、撰寫報告,現已為新物種雨神角蟾在生物界上了“戶口”。
“你可以說我有點工作狂,因為我總想去找蛇找青蛙,一看到它們我就特別興奮。”因為熱愛,這份旁人看來奔波勞累甚至有些危險的工作,他卻深深樂在其中。2012年5月,凱文在神農架不慎被毒蛇咬傷,一度失去知覺,但僅僅在醫院休養了2天,又重新投入到工作中。這是他在中國第一次被毒蛇咬傷,盡管當時情況十分兇險,但他堅持“蛇沒有錯”——在他看來,大多數蛇十分溫和,咬人是一種自衛行為。
神農架以其豐富的自然多樣性聞名,這里也是凱文從事生態調查以來探訪最多的地方。16次來訪,凱文在神農架首次發現了10個左右的新物種。如今,他幾乎每個月都會來到這里,協助神農架國家公園開展兩棲爬行動物的調查研究。
野外調查結束后,凱文會把捉到的蛇放歸自然?!氨Wo自然就是保護我們自己,這是全人類共同的課題?!眲P文說。
神農架“緣”住民
對凱文而言,神農架是他來中國探索的第一個地方,也是他愛上中國的第一個地方。
“這是我的朋友,我們2006年就認識了?!痹谏褶r架國家公園,凱文看到迎面走來的護林員,便開心地打起招呼;科考完返程下山,他又被熱情的村民拉回家吃了頓便飯。
“過了快20年,這里的人還是像我第一次來時遇見的那樣熱心友善?!贝迕窦业娘堊郎希瑒P文豪爽地舉起斟滿苞谷酒的酒杯,與大家干杯,儼然與老鄉熟識的原住民。
在凱文眼中,來中國生活了這么久,他已深深融入這里的文化風俗。今年5月,他在妻子李業誠的老家安徽舉辦了婚禮。父親從美國趕來見證儀式,回家后,他告訴親朋,兒子在中國也有了一個家。
在中國擁有了更多家人,凱文“與蛇共舞”的生活也甜蜜倍增。今年,李業誠也加入了凱文的探險,跟他一起走南闖北。最近,跟著凱文來神農架尋蛇,李業誠被這里迷人的生態吸引,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凱文的追求。
來中國后,凱文常在社交平臺上表達自己對這里的熱愛。美景美食、抓蛇日常、結交朋友……他圖文并茂的分享,常常引來外國朋友“催更”。
“一旦你來中國生活過,就知道這個地方有多好?!眲P文說,他想在中國最少再待十年,十年后如果一切順利,也許會再待更長時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