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姜夢瑤 通訊員 胡彥)10月18日,鄂州市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相關情況。
準確定位風險隱患,并精準判斷其活動能力及變化發展情況,是地質災害防治的難題。據了解,鄂州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開展全市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和“四位一體”網格化核查,找準風險隱患,全市已查明地災隱患點164處,分布在全市5個區、33個鄉鎮(街辦)。

新聞發布會現場。
鄂州市“四位一體”網格化管理劃分5個區域、33個單元、396個網格,近400名網格員常態化對159處隱患點和重要風險區開展巡排查工作,實現專人盯防,落實兩表、一牌,對受威脅群眾發放兩卡,明確隱患點預警信號、撤離路線、避險安置點,實時對相關信息進行動態更新。
嚴格落實“汛期三查”和“雨期三查”工作制度,通過“五查五看”提前研判處置,看牢管好地質災害隱患點。針對已知隱患點和農村房前屋后、山區交通沿線、旅游景區、在建工程等高風險區開展隱患排查專項行動,督促相關單位落實防治責任,對排查出的隱患明確整改措施、時限和責任人。
在提高預警能力方面,運用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專業監測預警等“點面結合”防災模式,分析研判地質災害發展趨勢,及時有效預警預報。建設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化平臺,實現地質災害信息查詢、預警預報、綜合研究、決策支持、遠程會商、應急指揮等主要功能。
近三年來,鄂州市共發布各類預警信息2260條,直達基層網格員和群測群防員,網格員和群測群防員按照《湖北省地質災害防范規程》落實預警響應措施,及時有效避讓、處置險情50余起。利用全市219臺自動化監測儀器,盯死看牢51處重點監測點細微變化,彌補“人防”在開展夜間防災和山高坡陡地段難以巡查的短板。
為確保群眾生存環境的長治久安,鄂州市對居住在危險程度高、治理難度大、治理效益差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居民實施避險移民搬遷。程潮鐵礦、汀祖鎮吳垴村、大銅坑礦區等地質災害隱患點共搬遷避讓1139戶5080人。
“通過采取有力的避讓措施,全市連續10年無因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的情況。”鄂州市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胡剛平說。2018年以來,鄂州市根據“去存量、控增量、逐年減少”原則,積極籌措各方資金,對一些嚴重阻礙經濟發展和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地質災害點實施了工程治理。
共爭取地災防治資金17649萬元(其中包含25年已入庫項目4930萬元),實施地質災害防治項目76個,已完成治理地災隱患點47處,正在實施隱患點治理2處,啟動實施治理地災隱患點12處,計劃25年啟動實施20處,為群眾的安居樂業提供了地質環境安全保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