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游牧)10月15日,武漢警官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一行赴利川市柏楊壩鎮齊心村,與齊心村黨支部共建開展十月份主題黨日活動,并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行專題宣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新時代新征程鄉村振興的歷史方位,更進一步明確了鄉村全面振興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戰略定位。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發揮“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示范引領作用,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自2021年起,支部多次前往齊心村,立足自身育人特色,以支部共建、主題黨課、專題講座、實地調研等多種形式組織開展深入村民村戶的宣講活動,自覺在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挺膺擔當,以支部黨建引領賦能持續推進鄉村振興。

把握“理論武裝”立足點,在“常宣常講”中增進認同、凝聚共識。
理論上清醒,行動上才能篤定,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黨的創新理論是“指明燈”。支部始終錨定幫助當地村民村戶學習感悟黨的創新理論、解讀把握貼合群眾最為關心的“三農”問題工作目標,先后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農村留守婦女、鄉村治理等主題,為當地黨員群眾開展了系列內容形式豐富的宣講活動。聚焦村民貼身利益的所思所想、結合村民耳熟能詳的新聞案例、運用村民喜聞樂見的教學語言,深度剖析理論知識貼合鄉村發展需要,將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智力賦能落到實處,助力齊心村法治文明美麗鄉村建設。
用好“調查研究”關鍵點,在“走深走實”中傾聽心聲、找準民生。
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人民,人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而調查研究既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又是凝聚黨心民心的“傳家寶”。為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發現群眾面臨的問題、反映群眾真實的意見、總結群眾創造的經驗。支部開展了多次專題座談會和調研交流會,切實了解當地農戶生產生活中急難愁盼的問題,以此為基礎共計課題立項研究黨建、法治及鄉村振興等7項,其中省級重點課題1項,撰寫論文6篇,實現了理論創新、政策研究、服務鄉村三位一體發展,切實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指導教育深化、協力農村發展的具體對策措施,有效回應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的現實命題。
依靠“實干踐行”發力點,在“互助互融”中乘風破浪、勇建新功。
自2022年8月,校黨委書記、校長陳風華率隊前往柏楊壩鎮齊心村調研鄉村振興工作、主持推進馬克思主義學院黨支部與齊心村黨支部共建掛牌以來,雙方共建組織、共享資源、共育人才,充分發揮各自組織優勢,統籌用好各類資源,實現了深度聯動融合提升:共赴中共五大會址,汲取奮進力量,賡續紅色血脈;瞻仰辛亥革命博物館,重溫崢嶸歲月,傳承革命精神;走進學校學生宿舍,慰問利川籍學生,讓學生感受來自家鄉的溫暖;一同參與學校趣味體育運動,揮灑激情汗水,增進相互友誼,在進一步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力中不斷提升凝聚力、強化統籌力、增強驅動力,并取得了一系列組織共建共榮成就。支部黨員教師被省司法廳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多人次被學校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教師、最美教師。2023年5月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黨支部被遴選為省級“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工作室培養創建單位,7月被湖北省司法廳評選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同年齊心村村委會被柏楊壩鎮黨委、鎮政府評為“經濟發展工作先進集體”。
馬克思主義學院“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根本遵循將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作為工作核心目標,進一步提升黨建工作質量,把支部建在齊心村、把工作室融在齊心村,不斷建設成為更加團結奮進、敢于和善于攻堅克難的堅強戰斗堡壘地,充分發揮思政育人特色、緊密對接地方治理,為全力提升鄉村黨建引領、產業振興、鄉村建設、法治治理,強化農民增識增產增收舉措,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和更加豐碩成果而努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