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沈素芬 通訊員 段帥 攝影 吳胡珂曜)10月19日,文化傳承與自主知識體系建構青年學者研討會在武漢舉行。研討會由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湖北社會科學雜志社、湖北省荊楚文化研究中心共同承辦。湖北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劉愛國,荊楚社科名家、華中師范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徐勇,武漢大學珞珈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趙士發,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陳波,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卓越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先紅,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付海晏以及來自南京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黑龍江省社科院等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的50余位青年學者出席本次研討會。開幕式由湖北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劉衛橋主持。

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劉愛國致辭
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劉愛國在開幕致辭中表示,青年學者是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生力軍,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傳承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堅守文化立場,堅定文化自信,從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的有效貫通中,汲取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的豐厚養分;要立足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堅持在實踐中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要樹立全球視野,努力構建可以回應各國人民普遍理論關切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達,推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邁向世界學術舞臺中心。

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劉衛橋主持會議
徐勇教授以《成為學術“恒星”而不是”流星”》為題,從“學術銳性與學術韌性”“學術新軍與學術重鎮”“學術個體與學術團隊”三個方面作主旨報告。他希望廣大青年學者既要具有學術銳性又要具有學術韌性,既要腳踏實地又要具有遠大志向,既要打造優秀的學術個體又要善于搭建學術團隊,既要做好學術傳承又要進行學術創新,努力產出具有標識性、重量級的學術成果,將湖北打造成學術重鎮。

荊楚社科名家、華中師范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徐勇作主旨報告
趙士發、陳波、陳先紅、付海晏4位教授分別以《馬克思主義符號學對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的方法論意義》《空間生產與文化共同》《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建設的實質、核心與訴求》《“紳閥”:理解近代中國官紳商關系的關鍵詞》為題作了專題報告。

4位專家作報告
研討會上,青年學者圍繞如何推進傳承文化和構建自主知識體系,分別從文學、哲學、歷史學、美學等不同學科、不同視角出發,結合自身學術研究和實踐工作進行了深入研討。他們表示,要用實際行動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學思悟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建言獻策、貢獻青年力量。舒洪磊、耿彪、劉子瀟等33位青年學者進行分組研討并相互評議。

分組研討現場
在總結發言環節,武漢大學副教授袁勁、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教授葉云、青海師范大學講師王耀科、巢湖學院講師羅祎英作了交流發言。
省社科聯辦公室主任杜萬忠,湖北省團校,湖北社會科學雜志社,湖北省荊楚文化研究中心等相關同志也參加了研討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