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屆烏鎮戲劇節圓滿落幕,有三大新亮點尤為引人注目,且都與“演藝之都”北京緊密相連。這些新意不僅展現了烏鎮戲劇節的創新與包容,也彰顯了北京在戲劇領域的深厚底蘊和廣泛影響力。
新評委 貢獻新鮮視角
備受關注的青年競演單元一直是烏鎮戲劇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青年戲劇人提供了舞臺,也成為挖掘新星的搖籃。本屆戲劇節,青年競演單元邀請了多位新評委加入,其中著名演員徐帆、能導能演的陳明昊、“話劇九人”創始人朱虹璇、“新程式”戲劇創建者丁一滕、青年導演蘇小剛都是來自北京的戲劇人。
這些新評委的加入,不僅為青年競演單元注入了新活力,還帶來了更加多元和開放的評審視角。他們的專業眼光和獨到見解,為參賽作品提供了寶貴建議和指導;他們的成長之路和人生經驗,也激發更多青年戲劇人的創作熱情與戲劇夢想。
新單元 打造“戲夢糧倉”
本屆戲劇節全新推出“戲夢糧倉”單元,無論是單元主理人楊婷,還是單元各作品的創作者,都來自北京,展現了北京戲劇人在戲劇創新上的才華和能量。
楊婷曾是烏鎮戲劇節特邀劇目導演和青年競演評委,今年作為“戲夢糧倉”單元的總策劃,她帶領各個戲劇團隊,將舊時用于儲存糧食的烏鎮北柵糧倉改造為全新的演出空間。結合糧倉的建筑特點以及原本展陳的藝術裝置作品,將別具一格的場景與表演形式結合,通過6部精心打造的60分鐘“小戲”,帶給觀眾新穎別致的戲劇+文化+藝術的跨界體驗。
由竇輝導演的《仲夏夜之夢》將說唱風格融入經典文本,導演、創作者和觀眾一起跟隨鼓點打著節拍,躺著看戲;陳老巨導演的互動實驗劇場作品《俄狄浦斯與機械神諭》,將希臘悲劇帶到新忒拜城的虛擬空間城市;青年舞者、編導陳梓豪將現代舞、先鋒音樂、實驗戲劇、裝置藝術融于舞蹈劇場作品《危險關系》;編導文小超攜手舞蹈家華宵一帶來《兩條腿》,以肢體在有限空間中探求生命的無垠……這些演出都為觀眾帶來了多元化戲劇體驗,擴寬了人們對戲劇的認知。
新關注 踐行殘健融合
本屆戲劇節特邀劇目特設“特別關注”單元,來自北京的樂意劇團為觀眾帶來了一場票價0元的公益演出《逆轉未來》。這部由高原編劇、馬巖導演的作品,是國內第一部泛障別開放式殘健融合戲劇。
泛障別,是指涵蓋了視障、聽障、肢體障礙等多種殘障人群。樂意劇團成員近七成為殘障人士,這次烏鎮演出,演員中殘障人士更是占到近九成。他們憑借超于常人的熱愛和努力,站上舞臺,挑戰人生“不可能”。劇團始終踐行殘健融合理念,重現、擴展、延伸殘障個體的多樣生命體驗,以藝術實踐聯動殘障與非殘群體,超越身體桎梏,共創包容、和諧、融合的社會環境。
《逆轉未來》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未來世界的科幻故事,以一場復雜矛盾的案件,探討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呼喚平等與尊重。劇中,身份對調,強弱翻轉,未來同當下倒置,科幻與現實交織……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主題,啟迪觀眾換位思考,促進不同群體相互理解,讓隱形邊緣的生存狀態展現于公眾視野。該劇曾在2023年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上演出,受到廣泛好評,此次受邀在烏鎮戲劇節演出,贏得了更多關注。記者 王潤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