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歌劇舞劇院上演舞劇《孔子》片段。 北京日報記者 方非攝
6日下午,世界古典學大會專場演出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演,中外與會嘉賓共同欣賞了中國歌劇舞劇院藝術家帶來的精彩演出。中國舞、中國古曲與希臘經典曲目交相輝映,在舞臺上共筑文明互鑒的新橋梁。
在中國5000多年的文明史上,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澤被后世、影響世界,成為中國古典文明的重要內容。今年是孔子誕辰2575周年,世界古典學大會專場演出以原創大型民族舞劇《孔子》為線索,上演劇中的多個舞段,用中國古典舞詮釋中國古典學說,彰顯中國古典文明在新時代的新境界、新風貌。
《孔子》是中國歌劇舞劇院創排的經典舞劇,首演以來獲得業界與觀眾的一致褒獎,長演不衰。專場演出中,《開篇:執羽》《啟程》《儒戰群臣》《采薇》《頌賢》《棠棣之花》《幽蘭操》等經典舞段相繼上演,展現孔子周游列國、杏壇講學、晚年歸魯、制禮作樂、學說大成的人生歷程。中國歌劇舞劇院舞蹈演員的表演剛柔并濟,通過男子群舞、女子群舞、男女群舞和男子獨舞等形式,一展儒家子弟的文士風氣,也呈現了古代女性的柔美氣質。
專場演出還選取2400多年前首演的古希臘著名戲劇《俄狄浦斯王》的選段,以及起源于古希臘城邦的民間傳統歌曲《夾竹桃蕾旁》《來去某地》等代表性曲目,用中國傳統民樂進行全新演繹。聽到揚琴、琵琶等中國傳統樂器改編演奏出家鄉的旋律,不少外國嘉賓熱烈地鼓起掌來。
此外,演出還從“高山流水會知音”的典故出發,為與會嘉賓呈現中國經典古琴曲目《流水》,彰顯東西方古典文明和羹之美。《流水》作為中國十大古曲之一,細膩地刻畫了流水的不同形態,時而低回婉轉,時而奔流涌動,全靠演奏者手撫七弦完成,令外國嘉賓嘆為觀止。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