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通訊員 姜泰陽
“原本我們對要回這筆工程款都沒信心了,沒想到法院幫我們拿到了,終于可以給工友們一個交代!”
一起勞務合同糾紛案件,被執行公司拖欠工程款50萬余元,然而公司已然倒閉,賬戶上沒有可執行的財產。如何保障申請人合法權益,幫助幾十名農民工兄弟拿到血汗錢?
2021年,黃某帶領幾十名工友,在某建筑公司的工程項目上務工,工程順利竣工,但黃某和幾十名工友的勞務費卻“沒消息了”。
雙方糾紛經過江岸區法院審理,判決某建筑公司向黃某等人支付工程款及利息50余萬元。然而,某建筑公司經營不善,一直無法支付到位。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經執行法官調查,果然該公司賬戶已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就在此時,黃某打來電話,向執行法官提供了一條重要線索——
原來,黃某輾轉聽說某建筑公司十幾年前在外地承接過工程,當時繳納過工資支付保證金,工程早已竣工,但保證金卻一直放著沒有處理。
執行法官聽到這條線索,意識到這可能是案件執行的一個關鍵突破口。
但是,如何找到這筆保證金?保證金能否順利扣劃?執行法官決定立即前往工程所在地——江蘇省南京市實地調查。
到達當日,執行法官直奔當地負責管理的人社局了解具體情況。
經查詢,某建筑公司確實有一筆40余萬元的款項,仍在保證金賬戶上,且工程早已結束,工程所涉工資也都支付完畢,滿足執行條件。然而,由于該筆資金是十幾年前儲存在賬戶中的,對應資料已經與目前的管理規范存在差異,人社局也不能馬上確定現有情況下是否可以直接扣劃。
能否以同類案件為例作為辦理的參考?執行法官腦海里閃現了調查中發現的一條線索——
在調查被執行建筑公司涉案情況時,發現2017年當地法院曾對該公司采取過執行措施,且案件執行完畢。
執行法官立即聯系前往該法院,向當時的承辦法官詢問具體情況。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地法院執結的類案,正是通過同一個保證金賬戶扣劃的。有了“參考案例”,執行法官心里也“有了底”。
經過再次協商和討論后,人社局決定靈活處理,以2017年執行案件相關材料為參考,協助法院對該筆保證金進行扣劃。
款項到賬后,執行法官第一時間聯系黃某,說明案件執行情況。
“法官奔波調查幫了我們很多,能拿到40多萬工程款我們很滿意,利息部分就算了。”扣劃完畢后,執行法官第一時間將工程款發還給黃某,幾十名工友的勞務費終于“落了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