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貞懿)基層治理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神經末梢”,承載著推動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使命。在這片廣闊的舞臺上,一批青年學子將汗水灑在基層治理的田野上,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路線方法,探尋著屬于自己的青春成長密碼。湖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赴咸寧市咸安區向陽湖鎮探尋新時代“楓橋經驗”調查實踐團隊的青年大學生們,就是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在基層治理實踐中收獲了巨大成長。
實踐之路:錘煉青春本領的熔爐
“我們選擇到基層,就是希望用自己的所學為家鄉、為社會做點貢獻。”實踐團隊的一員,湖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碩士研究生雷晶琳在談及自己的初衷時,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其他五位實踐團隊的每一位成員都懷揣著對基層治理的熱忱與憧憬,他們渴望在這片熱土上揮灑青春,實現自我價值。
他們前往的向陽湖鎮,是一個位于咸寧市咸安區的小鎮,它以其獨特的“合議共管”工作法而聞名遐邇。這里不僅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地,也是省“理論熱點面對面實踐基地”,今年暑假實踐團隊的到來,為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希望。
實踐團隊的第一站,是向陽湖鎮司法所的合議共管工作法展示廳。在這里,他們詳細了解了“合議共管”工作法的起源、發展及成效,深刻體會到了這一工作法在化解基層矛盾、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重要作用。
隨后,團隊深入村鎮,走訪了寶塔村、甘棠村等多個村莊,與村民面對面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與訴求。從土地承包合同的規范到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從村容村貌的改善到村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每一處細節都牽動著團隊成員的心。
在寶塔村,村支書潘盛軍向實踐團隊介紹了村莊近年來的變化:“以前,我們村因為土地承包問題,村民之間經常發生矛盾。自從實施了‘合議共管’工作法,大家坐在一起商量,問題很快就得到了解決。”潘盛軍的話語中透露出對“合議共管”工作法的由衷認可。
除了走訪調研,實踐團隊還積極參與了基層矛盾糾紛的調解工作。在向陽湖鎮司法所,他們跟隨經驗豐富的調解員,深入田間地頭,了解矛盾雙方的訴求,協助調解員開展調解工作。
一次,團隊成員跟隨調解員來到甘棠村,處理一起因灌溉水渠堵塞引發的鄰里糾紛。在調解過程中,成員們深刻體會到了基層治理的復雜與艱辛:“原來,治理不僅僅是制定政策、下達命令那么簡單,更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群眾的需求,用心去傾聽、去感受。”
在向陽湖鎮的調研中,實踐團隊還見證了科技在基層治理中的廣泛應用。鎮里搭建的智慧監督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智能化預警等手段,實現了對基層治理的精準施策和高效管理。
“科技的力量真是太大了!”團隊成員田冬麗在參觀智慧監督平臺時感慨道,“它讓我們看到了基層治理的無限可能,也激發了我們運用科技手段創新治理模式的熱情。”

成長之悟:解碼青春成長的奧秘
實踐之后,團隊深刻體會到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黨的領導下,基層治理體系不斷完善,治理能力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增強。這一切,都堅定了團隊成員們為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他們深知,只有深入基層、了解民情、順應民意、解決民憂,才能真正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這次實踐讓我學會了如何與群眾打交道、如何化解矛盾糾紛。”團隊成員王熙宇感慨地說,“這些經驗和技能對我未來的成長和發展都非常有幫助。”
在實踐過程中,團隊也深刻體會到了擔當作為的重要性。他們看到,無論是在矛盾糾紛調解中還是在鄉村振興等工作中,廣大黨員基層干部都勇于擔當、沖鋒在前,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筑起了一道道堅實的防線。“我們也要像他們一樣,勇于擔當、敢于作為。”團隊成員劉鑫泱堅定地說,“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為基層治理貢獻一份力量。”
基層治理實踐是青年學子成長成才的沃土。在這里,他們不僅學到知識和技能,更錘煉意志品質、提升思想境界。實踐團隊依托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理論、專業、平臺優勢,加強對新時代“楓橋經驗”和基層治理創新的理論研究。通過深入挖掘“楓橋經驗”的精髓和要義,總結提煉基層治理的成功經驗和做法,為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面對新時代基層治理的新要求和新挑戰,積極探索創新治理模式和方法,通過引入智能化、數字化等現代科技手段,推動基層治理向精細化、智能化、高效化方向發展。同時,注重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和社會力量的協同作用,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提出青年對策、發出青年聲音。
在基層治理的實踐中探尋青春成長密碼,是一場關于理想、信念、能力、擔當的深刻洗禮。實踐團隊的每一位成員都在這里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成長路徑和價值追求。他們深知,青春是用來奮斗的、是用來書寫的。“基層治理雖然辛苦,但也很充實、很有意義。”實踐團隊在總結里寫下,“我們在這里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也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段經歷將成為我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據了解,湖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自2019年與向陽湖鎮共建“理論熱點面對面”示范點以來,已累計選派百余名專家學者赴當地開展主題宣講與社會實踐。湖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社會實踐團隊指導教師易振龍教授說:“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學院通過搭建平臺,為廣大青年學子能夠深入基層、了解國情、民情、社情打好基礎,希望同學們能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增長見識、才干和本領,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在基層治理的實踐中探尋青春成長密碼,不僅是一次青春的歷練和洗禮,更是一次人生的蛻變和升華。在未來的日子里,他們將繼續懷揣夢想、腳踏實地、勇往直前,在基層治理的廣闊天地中書寫屬于自己的青春華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