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由省委依法治省辦主辦、荊楚網(湖北日報網)承辦的“法護營商 助企惠民”優秀實事項目展示評選活動正在進行中,旨在大力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深入貫徹落實《中共湖北省委關于深入推進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的意見》,發揮法治助企惠民促發展的重要作用。
活動啟動以來,各地各單位積極參與,推薦了一批各單位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作用,讓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看到變化、得到實惠、增強信心,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湖北方面的具體實事項目。
今日推介的優秀報名實事項目是由荊門市委依法治市辦報送的荊門市司法局項目“探索‘復議+’路徑 實質化解行政爭議”。
荊門市司法局努力踐行“復議為民”初心使命,積極創新行政復議調解和解工作機制,采取“復議+”模式努力在調解方式、調解范圍、調解效能等方面創新突破,推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讓行政復議真正成為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做到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

召開行政復議聽證會
持續暢通渠道,始終牢記復議為民理念。拓寬受理渠道,規范權利告知,通過公示行政復議指南、流程圖等方式向社會公開行政復議的范圍、條件和程序,提供行政復議申請書格式文本。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報紙等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不定期進行宣傳,方便社會公眾了解復議受理程序以及案件審查標準,提升行政復議工作的群眾知曉度。強化便民服務,在64個基層司法所設立復議咨詢服務點,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設立行政爭議化解工作室,方便群眾依法解決行政爭議。開通了涉企行政復議案件“綠色通道”,確保涉企行政復議案件快立、快審、快結。

荊門市人民政府分管負責人出庭應訴
踐行初心使命,積極創新調解和解機制。“復議+釋法”,做好受理前調解和解。積極轉變行政復議辦案理念,堅持調解和解優先原則,認真分析梳理適用受理前調解和解的情形,將申請人因不懂法律、情緒影響等原因申請行政復議的情形納入受理前調解和解的范圍。采取釋法說理、情緒疏導、與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執法機關溝通調解等方式,使行政復議申請人“懂法、明理、消氣”,將大批矛盾糾紛化解在初始階段。“復議+監督”,做好受理后調解和解。對受理的行政復議案件,建立“一次申請、兩次救濟”的行政復議新模式。“第一次救濟”,即在行政復議申請受理后,向被申請人發送自查化解建議函,建議其對涉案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全面審查,如有不當立即自行糾錯。“第二次救濟”,即第一次救濟未能實質性化解,復議機關根據案件情況,組織申請人和被申請人通過聽證、座談、調解等見面審理方式,主動居中調解,促進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和解。“復議+糾錯”,責令違法行為及時整改。對違法或不當的行政行為,通過制發建議書、意見書等督促行政機關主動整改;逾期未整改的,通過行政復議決定書直接糾錯,及時化解行政爭議,推動行政機關規范執法。
完善審理機制,不斷提升案件辦理質效。積極應用繁簡分流審理模式,加強集體土地征收等業務交流培訓,統一同類案件審查標準,提升辦案能力。借助“外腦”作用,建立由市場監管、住建、自然資源等部門以及政府法律顧問、執業律師、法學教授等共計40名專家學者組成的行政復議咨詢委員會,對行政復議重大疑難復雜案件進行集中討論或個案咨詢。
(項目單位:荊門市司法局)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