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由省委依法治省辦主辦、荊楚網(湖北日報網)承辦的“法護營商 助企惠民”優秀實事項目展示評選活動正在進行中,旨在大力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深入貫徹落實《中共湖北省委關于深入推進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的意見》,發揮法治助企惠民促發展的重要作用。
活動啟動以來,各地各單位積極參與,推薦了一批各單位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作用,讓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看到變化、得到實惠、增強信心,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湖北方面的具體實事項目。
今日推介的優秀報名實事項目是由黃岡市委依法治市辦報送的紅安縣委依法治縣辦項目“讓紅色法治文化活起來立起來亮起來 讓群眾法治獲得感強起來”。
紅安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中國第一將軍縣”、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搖籃,紅色法治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紅安縣充分挖掘、整理、保護、利用紅色法治文化資源,將法治文化與紅色文化有機融合,推動建成一批惠民性紅色法治文化陣地,講好紅安紅色法治故事,傳承紅色法治基因,讓紅色法治文化在紅色大地活起來、立起來、亮起來,讓群眾法治獲得感強起來。

紅安縣八里灣鎮小金山村法治文化主題公園
挖掘紅色資源,讓紅色法治文化“活起來”
紅安紅色文化遺址數量眾多、資源豐富,現有革命遺址遺跡233處,重要紅色展館33處,是全國不可移動革命文物最多的縣之一。紅安縣充分挖掘紅色資源,相繼建成董必武紀念館、七里坪革命法庭舊址等國家級法治宣傳教育基地,累計接待參觀學員超100萬人次;深入挖掘總結革命時期法治建設的光榮歷史和成功實踐,整理匯編一大批以故事為載體的紅色歷史資料,講述李先念兩次批示離婚案等紅色法治故事;挖掘整理中國法制建設奠基人董必武、中國革命法庭首任庭長張南一、中共黨史首位女庭長閔丹桂等司法英模事跡,使紅色法治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

紅色法治文化主題公園
打造紅色陣地,讓紅色法治文化“立起來”
紅安縣提出“樹立一個標桿,建設三個一批”的工作任務,以董必武紀念館為基點,將董必武法治文化陣地打造成省級法治文化標桿陣地,在機關單位建設一批法治文化亮點陣地、在鄉鎮建設一批法治文化特色陣地、在村(社區)建設一批與美麗鄉村融為一體的鄉村法治文化元素陣地,從而形成以紅色為基準,以法治為架構的多元化法治文化陣地集群。
目前,紅安縣初步建設40多個村級法治陣地,完成10個民主法治示范點的提檔升級。覓兒寺鎮柏術崗村、八里灣鎮小金山村被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高橋鎮程河村的法治公園與亮劍廣場交相輝映。各陣地以“靜態渲染+動態普法”的模式,將革命先輩故事、紅色法治案例等內容“嵌入”法治文化陣地,引導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法治文化熏陶,樹立法治意識。
創新紅色普法,讓紅色法治文化“亮起來”
紅安縣高度重視法治文化建設,不斷擦亮紅色普法模式。結合“12.4”國家憲法日等重要時間點,開辟黨員干部“參觀一次紅色、愛國、廉政教育基地,觀看一部紅色短片,唱一首紅歌,重溫一次入黨誓詞,走一遍紅色之旅”的特色教育流程;開展“行走的思政課”中小學生特色紅色教育培訓,在原址上復活“法治故事”;組建“小小紅色講解員”等特色紅色宣講志愿服務隊,開展紅色法治文化宣講進機關、進軍營、進校園、進社區等活動,由點及面,形成學習紅色法治精神的良好氛圍。近年來全縣累計開展各類主題宣傳活動 1000余場次,發放宣傳資料 220000余份,解答群眾法律咨詢10500余人次。
(項目單位:紅安縣委依法治縣辦)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