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第三屆長江大保護司法論壇在武漢開幕。開幕式上,由上海市、江蘇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重慶市、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區和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聯合發起,與會各方共同參與的《加強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倡議書》正式發布。(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溪 攝)
湖北日報訊 (記者曾雅青、許曠、通訊員蔡蕾)11月23日,湖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近年來長江流域司法和行政機關開展長江大保護工作情況。青海省人民檢察院、湖南省人民檢察院、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南京海事法院、長江海事局相關負責人分別介紹相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會上獲悉,2022年以來,湖北法院共審結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等各類案件11313件,依法審理檢察機關和社會組織提起的各類環境公益訴訟案件289件,共辦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70余件。其中,7件案例入選最高人民法院案例庫,11件案例入選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領域典型案例。全省法院在長江重要干支流、南水北調水源地、國家公園等生態功能區設立104個生態巡回法庭和環資審判團隊,在丹江口庫區、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處設立170余個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
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全面加強“上下游、左右岸”跨區域協作協同,先后會同江西、湖南、河南、陜西、重慶等省市法院,搭建長江中游城市群等多個跨省環境保護司法協作平臺,指導省內三大都市圈、漢江流域、清江流域、環梁子湖水域、環白蓮河庫區等重點功能區法院建立審判協作機制,努力實現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一體化司法保護。
青海省檢察院開展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巡回檢察,以“屬地檢察+巡回檢察+專項治理”解決河湖跨流域、地域跨區劃、管理跨部門的“三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保護突出問題。通過巡回檢察,共辦理長江黃河流域行政公益訴訟案件32件,督促拆除沿岸違建47處、封堵排污口33處。
湖南省檢察機關橫向協同與縱向聯動并重,橫向加強跨省際、跨流域、跨部門信息互通、資源整合,與湖北等相鄰6省建立跨省級區劃管轄協作機制,與湖南省生態環境廳等15個行政執法機關建立協作機制。縱向強化上下一體,通過領辦、提辦、督辦、交辦等方式推進重大案件辦理。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成立重慶環境資源法庭,堅持以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長江上游生態環境。《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實施以來,該院累計審結各類環境資源刑事案件2010件,追究刑事責任3319人。該院深化跨域協作,舉辦長江大保護環境治理與司法協作重慶論壇,渝鄂法院聯合發布長江三峽生態長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渝貴川法院共同開展增殖放流,召開跨省域“環境資源保護”專業法官會。
長江江蘇段往來的船舶密度位居長江流域第一,導致水上交通事故易發頻發。為解決執法難點堵點痛點,南京海事法院會同江蘇省海事局,在432公里長江沿線先后設立10個水上交通事故一站式解紛中心,打造水上交通事故處理和矛盾化解的前端陣地,化解超百起水上糾紛。
長江海事局全力推進交通強國建設長江干線港口和船舶岸電創新發展試點,加快港口和船舶岸電設施改造升級。截至今年10月,長江經濟帶11省(市)累計完成1.7萬艘船舶受電設施改造,安裝岸電設施泊位1萬余個,覆蓋率94%;今年以來船舶靠港使用岸電1.6億度,同比增長58%。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