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通訊員 周胤伍 曾長羽
創新資金回流、簡易GOIP等多種電信網絡案件偵辦技戰法,在全省推廣應用;自主研發“襄陽反詐小程序”,精準勸阻群眾35萬余人次;牽頭偵辦襄陽“1·13”電詐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49名,帶破案件500余起……

工作現場。通訊員供圖
這些突出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湖北省襄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二大隊副大隊長、偵查中心反詐組組長王秀峰。
從警13年來,王秀峰一直奮戰在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的最前沿,全力守護群眾“錢袋子”。因工作表現突出,他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入選“全國公安機關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專家人才能手庫”。
一往無前 探索專業“反詐路”
2016年,襄陽市公安局成立反詐中心,王秀峰毫不猶豫申請加入中心,負責起草業務規范,探索完善組織架構。
如何提升打防質效?為了盡快破題,他一頭撲進中心建設和自身提能之中。經驗不足,他就和戰友每天進行“頭腦風暴”,學習數據分析、金融支付等專業領域知識,深入了解各類電詐攻防戰法。資源不多,他就積極到相關單位“取經”,自主搭建完善聯動機制,不到一個月時間,他的微信上就多了1000多個“反詐好友”。響應不快,他就逐個聯系轄區銀行、運營商,硬是用兩臺電話座機建起一個“人工攔截平臺”。

開展反詐宣傳。通訊員供圖
“那段時間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不知不覺一天就過去了。”正是靠著這股拼勁兒,王秀峰很快成長為智勇兼備的“電詐專家”。
2020年10月,襄陽一女子被網戀對象誘導“投資”騙走120多萬元。王秀峰和同事從上萬條線索中抽絲剝繭、巡線追蹤,一舉摧毀一個橫跨鄂、贛、湘三省的犯罪團伙,為群眾追回損失500多萬元。該案也是在襄陽首次實現對“話務”、流轉、取現、“金主”等各環節的“全鏈條”打擊,被評為湖北省年度十大精品案例,相關經驗在全國推廣。
近年來,襄陽公安以“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為牽引,探索建立偵查中心,王秀峰被任命為偵查中心反詐組組長,牽頭開展全市電詐案件的偵辦工作。他敏銳意識到“人才是第一資源”,在破案攻堅的同時,建立市縣公安機關捆綁作業、輪值輪訓、經驗交流等機制,培養高素質反詐專才50余名。
一線奮戰 精準打擊“全鏈條”
“專注、細致、可靠。”這是身邊戰友對王秀峰的一致評價。多年來,王秀峰邊辦案邊研究,邊總結邊提高,一次次從海量數據中為案件找到突破口。

開展反詐宣傳。通訊員供圖
2023年6月,襄陽居民唐某遭遇冒充客服類詐騙,被騙60余萬元。王秀峰根據涉案銀行賬戶信息,很快鎖定犯罪嫌疑人崔某,并趕赴外省將其抓獲。馬不停蹄,王秀峰隨即以崔某為突破口,圍繞案件線索中的人、案、事、物、地等要素,加班加點開展“滾雪球”式循環研判,接連抓獲犯罪嫌疑人15名,徹底打掉了一個采用虛擬幣交易的洗錢團伙。
今年4月,在公安部打擊整治境外電詐違法犯罪行動中,按照上級統一部署,王秀峰負責市級專班的研判組工作。在同步收集研判前方反饋的各類信息后,王秀峰迅速梳理上報“提前調證、全量分析、串并案件、精準打擊”思路及方案,讓數據全面賦能實戰。經過30多個小時的連續作業,王秀峰帶領研判組高質量完成了近800萬條數據的碰撞比對,直接關聯回流人員100多人,為行動整體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
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國后,王秀峰又圍繞人員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展開綜合分析,一鼓作氣鎖定境外窩點13個,關聯案件60多起,用完整有效的證據鏈支撐起訴251人,起訴率達100%。
“電詐一日不除,使命一日不止。”今年1至10月,王秀峰帶領團隊偵破各類電詐案件4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近千人,全市反詐工作交出了破案數、抓獲嫌疑人數同比上升,發案率、損失率同比下降的“硬核”成績單。
一心為民 守好群眾“錢袋子”
9月9日,家住襄陽市南漳縣的劉奶奶遭遇詐騙分子冒充法院工作人員詐騙,并按對方要求網購價值近20萬元的黃金郵寄至湖南、廣東。當天,王秀峰在偵查中心開展綜合研判時發現異常。
他立即通知南漳警方,市縣聯動協調電商平臺、網約車司機合力攔截,為老人挽回了全部損失。隨后,他又指導當地民警反復向老人及其家屬開展反詐宣傳,普及反詐防騙知識和方法。
“電詐治理不僅要‘打得透’,更要‘騙不走’。”常年在反詐一線奮戰,王秀峰深刻認識到,事前處置能夠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案件的發生。
為此,他牽頭起草了襄陽市《電信詐騙預警信息應急攔截工作運行機制》,對接運營商、銀行落實“聯動止付”;研發集預警數據整合、落地、反饋、督導于一體的“襄陽反詐小程序”,榮獲2021年湖北省公安機關“百優建模”大比武一等獎。他聯合多警種讓反詐工作“上門”“落地”,通過常態化主題培訓、多渠道反詐宣傳,推動群眾識騙防騙能力提升。今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共處理電詐預警信息100余萬條,為被騙群眾挽回經濟損失2.5億余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