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通訊員 劉海龍、邵樂希
早上7點,天還沒亮,寒風刺骨。武漢市公安局青山區分局(鋼城分局、武漢化學工業區分局)新溝橋街派出所光明社區民警程波已經坐在警務室里,開始一天的工作。他翻看記錄,規劃好今天要走訪的居民和商戶名單,接著就帶上筆記本出門了。入戶走訪、摸排線索,傾聽居民和商戶的心聲,掌握責任區的治安動態……他一天到晚忙得像上了發條的鬧鐘,卻始終面帶微笑,腳步堅定。
今年是程波擔任光明社區民警的第15個年頭。從接處警到巡邏防控,從法治宣傳到糾紛調解,無論社區的哪個角落,總能看到他的身影,聽到他的聲音。近日,他因工作成績突出榮立個人二等功。
小事不小看,他是矛盾糾紛的“和事佬”
光明社區面積大、人口多,既有青山印象城這樣的繁華商圈,又有大量老舊小區,居民結構復雜、矛盾糾紛多發,糾紛調解類、求助類警情占到總警情的75%以上。程波摸透了這些特點,總結出一套“排查、化解、預防”的“三位一體”工作法,專注解決居民身邊的“小糾紛、小麻煩、小訴求、小隱患、小案件”。

今年6月,轄區某棋牌室老板崔某夫妻因生意不好大吵一架,甚至大打出手。程波在日常走訪中了解到了這一情況,隨即上門排查調解。他發現兩人依然互不相讓,身上都被抓傷,崔某的妻子堅稱要和崔某離婚。程波一邊傾聽雙方的心聲,一邊用親切的話語勸導:“夫妻過日子,多一點理解,少一點埋怨,尤其要給孩子做個好榜樣。”經過幾次上門調解,夫妻倆終于解開心結,和好如初。后來,他們還特意送來錦旗表達感謝。
兩年來,程波累計調處各類矛盾糾紛600多起,讓無數家庭、鄰里重歸于好,社區的和諧穩定多了一道牢固的屏障。光明社區警務室也因此獲評全省新時代“楓橋式工作法”先進典型。
安全有保障,他是繁華商圈的“定心丸”
“大家千萬不要輕易向陌生人轉賬,一個疏忽可能就是一周的辛苦白費。”今年8月9日晚,程波來到印象城外賣員服務點,給外賣騎手和快遞小哥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防詐課。他結合真實案例,揭露詐騙分子的套路,介紹相應的應對策略。他還手把手教騎手們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耐心解答他們的關于安全和法律方面的問題。

青山印象城是青山區的地標性商圈,總面積40萬平方米,日均客流量高達13萬人次。到了周末假日,這片區域更是熱鬧。但熱鬧的背后,治安壓力也很大。為守護商圈安全,程波堅持警務前移理念,協調街道、社區、商圈、物業,整合轄區70余名安保力量組建起一支“印象城群防隊”。他根據警情特點劃定巡邏重點區域和時段,開展防盜、防火、防災害等義務巡邏宣傳。
“我們晚上下班的時候,常常看到群防隊還在巡邏,感到滿滿的安全感。”提起群防隊,商圈負責人和商鋪員工們贊不絕口。15年來,程波走遍了印象城200多家店鋪,摸清了周邊166家門面房及50余家行業場所基礎情況,100%全量錄入相關內容,做到社區信息底數的“清、準、活”。
平安裝進家,他是居民群眾的“貼心人”
去年年底,印象城附近兩戶居民家中失竊。程波通過智能監控鎖定嫌疑人影像,并開展視頻追蹤,僅用一周就將嫌疑人抓獲,追回全部被盜財物。
“居民家中的智能監控為案件的偵破提供了重要幫助,怎么樣才能將這一模式推廣擴大呢?”案子破了,程波卻沒停下腳步。他潛心鉆研,創新設計了一套配備室內監控探頭、煙感報警器、水浸報警器、門窗報警器、電子門鈴、智能貓眼燈等各類安全防范設備的“安全防范樣板間”,并在轄區范圍內大力推廣。
今年1月,他邀請街道和社區干部、轄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居民代表、被盜失主、轄區孤寡老人等到警務室,開展“平安家庭 共同締造”活動,現場演示防范設備在保護自身財產與案件辦理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向幾名失主發還了追回的財物,并贈送了安全防范設備。
如今,光明社區的“安全防范樣板間”覆蓋率已達95%,警情連續2年下降5%,刑事有效警情同比下降5%,其中入戶盜竊警情下降10%,居民的安全感顯著提升。
無論春夏秋冬,無論白天黑夜,程波始終堅守在社區一線,用真心守護萬家燈火。今年56歲的他,依然步履不停,用自己的熱忱換來了光明社區的長治久安,贏得了居民們的一致稱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