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唐時杰、李慧賜)“非常感謝民警和社區工作人員給予我的關心和幫助,我一定要遠離毒品,回歸正常生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不辜負政府的關懷關愛!”12月10日,武漢市江岸區永清街道沈陽社區和永清街派出所為戒毒人員胡某成功辦理了公租房申請,事后胡某激動地握住工作人員的手表示感謝。
為切實解決戒毒、刑滿釋放人員等的生活困難,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永清街派出所聯合永清街道社區一直在行動。為深化禁毒宣傳教育,鞏固戒毒康復成效,強化幫扶幫教,提升社區戒毒康復工作成效,永清派出所和街道社區積極開展平安關愛幫扶活動,幫助戒毒人員回歸社會,以“教育、感化、挽救”為原則,致力于將安置幫教工作落到實處。同時精準開展禁毒宣傳教育、做優戒毒康復服務內容、扎實開展幫扶救助措施等舉措取得實效。今年以來,共成功幫扶戒毒康復人員6人,幫教服務58人次。
常關心、勤跟蹤 點亮戒毒人員的“重生”之路
涉毒人員楊某居住在永清街道一棟老舊居民樓頂樓,由于工作一直沒有著落,生活較為困難,小孩也是母親在幫忙撫養。永清街派出所民警李勝和社區網格員掌握這個情況后,經常上門關心,幫他分析就業規劃,多方協調幫助楊某找到了一份物業公司的工作,還鼓勵楊某積極生活。今年8月,楊某因身體原因辭職,又一次面臨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李勝和社區工作人員得知此情后再次上門,考慮到楊某的實際困難,根據政策幫助其辦理了社會救助,生活有了溫飽保障,楊某逐漸重新融入社會,情緒穩定下來,戒掉了“心癮”。

不歧視不放棄 在重拾信心者更多融入社會
永清派出所和永清街道社區通過“零距離”走訪,真情幫扶、用心傾聽,做到“不歧視”“不拋棄”“不放棄”,幫助涉毒、刑滿釋放人員重新融入社會。永清派出所民警戴國清和社區網格員在一次交談中了解到胡某因年齡大,又沒有技術特長,一直找不到工作,至今未婚無子女、無住房、無收入,借住在其姐姐家,感到生活迷茫困苦。戴國清和社區網格員積極鏈接各類資源,把胡某介紹到小區物業工作。胡某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崗位,努力工作得到了單位肯定,更樹立了重新做人的信心。社區還幫他申請了公共租賃住房,今年4月他拿到了公租房鑰匙。
“聊天的時候我會從戒毒人員的興趣點入手,慢慢讓他們從心里接受認可我,自然就愿意把真實想法告訴我了。一方面戒掉生理上的依賴,另一方面遠離誘惑他走向深淵的不法分子。”戴國清深知,戒毒人員本身背負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想徹底戒掉毒癮,就需要全方位關心他們的生活,幫助其樹立信心、重新找回面對生活的勇氣。

勤上門辦實事 讓迷途知返者感受溫暖
戒毒人員也有家庭、有生活、有情感,他們既是違法者也是受害者,幫助他們遠離毒品不能只講大道理,更需要平時經常關心,真正了解他們的難處,并給予尊重。
永清街道新天地社區戒毒人員明某的孩子確診了敗血癥,為給兒子治病,離異的明某欠下不少外債,平日在外地打工還債。去年2月,明某向社區反映自己想辦理獨生子女一次性獎勵,但不慎遺失了獨生子女證,心里很著急。民警屈宏平第一時間在電話中對明某進行了安撫,街道社區積極與民政部門及明某前工作單位溝通協調。考慮到明某身處外地和困難情況,新天地社區工作人員遠程指導明某填寫申請表格和情況說明,屈宏平與社工一同前往明某前工作單位進行情況核實和材料蓋章。等待審核的日子里,民警與社工也一直在安撫明某情緒,最終為明某順利申請到獨生子女一次性獎勵。明某懸著的心總算放下,開心地說:“沒有你們幫助,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我和社工三天兩頭就會在微信上和明某聊聊天,了解他的身體和生活情況,做一些情緒疏導。相信生活逐漸步入正軌、有了寄托,他們的心態也會慢慢感激和感化。這也達到了我們的目的——遠離毒品,回歸社會。”屈宏平說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