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姜泰陽)“拿到這筆錢,我們公司終于能稍微緩一口氣,這個月員工工資也有錢發了。”某酒店負責人王老板拿到了“久違”的欠款,向法官連連道謝。
近日,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法院訴前調解團隊開啟“涉企糾紛綠色通道”,僅用七天化解四起糾紛,案款即時履行到位,讓經營困難的企業“緩了口氣”。
企業遭遇危機,老板犯愁員工工資“無處尋”
幾年前,王老板的酒店經營順風順水,為了擴大規模、加強宣傳,王老板與某策劃公司簽訂四份《商業服務合作協議》,約定由某策劃公司為其經營的四家分店提供設計廣告營銷方案、產品框架及宣傳、酒店運營策劃等服務,王老板支付合同款共計60萬余元。
然而,由于酒店擴張中資金難以支撐多家門店運營,其名下的部分酒店陸續閉店,其中就包含了涉案合同約定提供服務的四家分店。
面對突如其來的“經營危機”,王老板措手不及,眼看著員工工資發放都成了問題,他趕緊聯系某策劃公司負責人,商量就未履行部分的合同內容進行退款,而對方卻不給任何回音。無奈之下王老板將對方起訴至法院。
因涉案雙方都是企業,該案立即導入“涉企糾紛綠色通道”加急辦理,由立案庭法官舒婷負責。考慮到調解可能是“最優解”,舒婷安排特邀調解員周丹第一時間聯系策劃公司,征求其是否有調解意向。
窮盡辦法找到“消失的老板”,讓雙方面對面談一次
然而,開展調解工作的“第一關”就遇到了難題——“被告聯系不上了”。
“我用座機和手機反復撥打號碼,都無人接聽,我還查詢了關聯案件來找人,也沒有任何線索。”調解員周丹向舒婷求助。
聽完周丹的情況簡報,剛剛開完庭的舒婷立即前往某策劃公司的住所地,發現店鋪已是“人去樓空”。
“抓緊時間,再去公司負責人住處試一試!”又是一番馬不停蹄地奔波,終于迎來了“轉機”——某策劃公司的負責人黃老板也正“郁悶”在家。
“法官,你也看到了,我們經營也出現了問題,辦公室租金都付不起,公司僅剩幾個主要員工,這個錢實在是退不了啊!”
聽了黃老板的訴苦,舒婷對化解這四起糾紛的緊要程度又加一個“感嘆號”。如何能妥善解決兩家企業糾紛,緩解經營危機?舒婷決定讓兩位老板面對面談一次。
“在創業路上一起手捧鮮花,逆境時更要風雨同舟”
第二天,雙方如約來到法院。二人一見面,舒婷發現,被告黃老板顯得有些局促、沉默。
“黃總,那幾年你剛開始創業,要是沒有我們公司這個60萬的單子,你公司開得起來嗎?別人合作都是簽完合同付定金,我為了拉你們一把一次性把錢付了,結果現在你玩兒消失?”王老板一通數落,讓對方更加沉默,頭垂得更低了。
“既然黃老板主動來到法院,面對面跟你談調解,說明他也并不是想躲,今天來了就是想解決問題。”眼看著黃老板默默不語,舒婷主動打破尷尬氣氛,安撫王老板激動的情緒。
通過王老板的一段“質問”,舒婷敏銳地摸到了線索——“創業路上的一筆大訂單”,這讓她的調解有了突破口。
“你們雙方約定的合同內容并未履行完畢,根據合同約定,部分款項他確實有權要求返還的。”“你創業不久,負面的涉訴信息對你公司也會有影響。”舒婷從“法理”入手,向雙方釋明相關的法律關系和訴訟風險,引導雙方理性面對問題。
“黃總,王老板急需這筆錢周轉,給員工發放工資。”“王總,黃老板企業經營確實面臨困難……”“你們彼此也給對方一個喘息的空間,在逆境中更要‘風雨同舟’。”調解員周丹從“情理”入手,勸導雙方換位思考,逐漸消除對抗情緒。
“我心中確實有愧疚,愿意拿出最大誠意,希望能在付款金額上降低一些。”在法官和調解員的努力下,沉默的黃老板終于松口了。
“你早這樣說,咱們也不用來法院了。只要你能幫我緩過這口氣,具體金額都好談。”爽快的王老板更是“大手一揮”,同意減免了部分欠款。
在法官的見證下,調解員指導二人簽署調解協議,黃老板當場籌集了30萬元一次性打到了對方賬戶。
“這個事終于告一段落,我對員工也有交代了!”糾紛解決,二人長舒了一口氣。
“相逢一笑泯恩仇。”像這樣的案子,還有很多。這些“小案小事”,每一步都書寫著江岸法院的法官們用專業與智慧、耐心與細心,為企業紓困解難的公正與擔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