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4年是中國核科學事業主要開拓者之一、“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朱光亞院士誕辰100周年,由中國科協主辦的“惟愿一生成一事——紀念朱光亞誕辰100周年專題展”,12月24日在中國科學家博物館開展,并發布了朱光亞手稿集《原子核物理導論》。
朱光亞是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國科協主席、名譽主席,中國工程院首任院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他從20世紀50年代末投身核武器研制到2005年以年過八旬的高齡退休,在中國鑄造核盾的偉大工程中,朱光亞從未停止過工作的步伐,嘔心瀝血為中國科技事業發展辛勤耕耘。
紀念朱光亞誕辰100周年專題展分為“赤子情懷、以身許國”“攻堅鑄盾、眾帥之帥”“任重道遠、再攀高峰”和“靜水流深、科學大家”四個部分,通過178幅歷史照片、47件(套)珍貴實物,完整、翔實再現朱光亞偉大光輝的一生,很多珍貴手稿系首次展出。同時,展覽將部分展品以復制件形式拿出展柜供觀眾翻閱,以真切感受朱光亞親切質樸、淡泊名利的科學大家風范。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同步搭建“紀念朱光亞誕辰100周年云展廳”。云展廳突破時空限制,內容更豐富、展示更直觀、體驗更直接,與線下展相互配合,可供更多觀眾參觀瀏覽。
當天開展活動上,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王進展,中國核學會副理事長姜勝耀,朱光亞長子朱明遠出席并致辭。中國科協、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核集團、中國核學會、中國物理學會等有關單位代表和朱光亞親友代表、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等參加。
據中國工程院官網資料,核物理學家朱光亞1924年12月25日出生于湖北宜昌,1945年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1949年獲密執安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他參與組織領導了中國原子彈、氫彈的研制及歷次核試驗,為中國核武器事業的創建與發展做出重大貢獻;參與組織領導了秦山核電站籌建、放射性同位素應用開發研究、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的制定與實施及國防科技與武器裝備發展戰略研究等工作。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朱光亞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被選聘為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1994年至1998年,他擔任中國工程院第一任院長。
2011年2月26日,朱光亞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