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會現場 浙江在線記者 李心怡 攝
浙江在線12月26日訊(記者 李心怡)今年是為民辦實事機制實施20周年。12月26日,杭州市政府舉行2024年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完成情況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12月25日,杭州市政府十方面民生實事整體完成率達到144.3%,民生實事項目的建設實現了高質高效的既定目標。
項目數最多的一年
“一個都不能少”的覆蓋面比往年更廣
今年十方面民生實事有48個小項,項目數為歷年最高,基本上覆蓋了老百姓一睜眼就會面對的吃、住、行等身邊事,也涵蓋了育兒、學習、健康等關心事。
如市醫療保障局打造線上服務平臺,實現定點醫院異地結算全覆蓋,讓就醫結算的便利度更高;
市市場監管局在“浙食鏈”作坊端實時監控,讓消費場景更加“明白、放心、安心”;
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協調地鐵口周邊企業,向市民開放其內部非機動車停放場地,最大程度滿足市民群眾“非機動車+地鐵”通勤需求;
市生態環境局推廣裝修場景“寧靜哨兵”管理平臺,因裝修噪音導致的居民投訴大幅減少,讓社區家園更寧靜、更安心;
市體育局協調980余處運動場所接入數字平臺,累計接待健身人群5323萬人次,全市經常參與體育鍛煉人數比達到47.6%,居全國全列,全民健身的熱潮在杭城不斷升溫,“賽會之城”的民生印記更加彰顯。
民生情最暖的一年
“一個都不能缺”的標準值比往年更高
翠苑一區老年食堂正式開張,這也是杭州市首家老年食堂,從這里起步,老年食堂在杭州遍地開花,在市民政局牽頭下,今年新增老年就餐服務點235個,實現了全市老年助餐網點鎮街全覆蓋;
市人力社保局今年上線了“就業創業一張圖”平臺,日均提供有效崗位10萬余個;
市衛健委擴大大腸癌篩查的覆蓋面,為50-74周歲年齡段群體開展免費篩查,篩查出高危人員3.2萬余名;
市殘聯應用杭州高科技助殘企業研發的腦機接口產品,開辟康復新路徑,以科技賦能提高孤獨癥兒童康復水平,讓“星星的孩子”不再孤單。
共富味最濃的一年
“一個都不掉隊”的大導向比往年更實
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完成8萬畝綜合種養項目,稻鴨、稻鱉、稻蛙模式單項規模均居全省第一,帶動農戶增收超過2億元,前三季度農村居民收入增幅比城鎮居民收入增幅高出2.1個百分點,城鄉共富越走越近。
市交通局在已實現村村通公交的基礎上,通過預約方式(云公交)向自然村延伸,如錢塘區“河莊線”啟用后,較同區域常規公交線路客流增長300%以上;
市教育局適應農村地區“學校向縣城集聚”趨勢,今年安排了市級財政資金1.7億元對縣域學校新建(改擴建)給予一次性適當補助;
市林水局牽頭1082公里的新改造管網讓超過8萬余名農村居民喝上了“放心水”“干凈水”;市供銷社設立城區農貿市場“嵌入式”公益性共富菜市102家,讓大家在家門口就能買到實惠、放心的時鮮貨;
市文廣旅游局建好文化驛站,如桐廬縣分水鎮文化驛站位于3A級旅游景區武盛古街,利用豐富的歷史記憶為當地草根藝術家提供創作和展示的空間,讓文化與生活走得更近。
參與度最高的一年
“一個都不旁觀”的融入感比往年更深
不同于往年,今年從項目的廣泛征集到過程的民主參與,再到年底的監督評價,杭州市民的參與熱情不斷升溫,每個環節,直接參與人次均超萬次,間接參與人數的總和突破百萬人次大關。
如市建委邀請居民代表參與監督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全過程,做到“改不改”“怎么改”“改什么”均由居民說了算;
市園文局組織“文博推薦官”走鄉村、進社區,讓群眾在“探館”中感受文化資源的獨特魅力;
團市委在招聘專業教師基礎上,調動高校資源、民間藝人、勞動模范力量,讓授課師資更接地氣、更有活力;
市住保房管局近年來累計組建“加梯幫幫團”隊伍190支、1500余名熱心群眾參與其中,助推了2000余個項目成功加裝電梯,杭州市加梯數連續多年位居全省首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