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西安12月27日電 (記者 張一辰)26日,第二屆秦嶺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工作會議在陜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召開。會議圍繞秦嶺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總結交流經驗,研究部署深入踐行“兩山”理念、以司法守護秦嶺的舉措。

第二屆秦嶺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工作會議26日在陜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召開。(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供圖)
秦嶺被譽為中國的“生物基因庫”和“綠色水庫”,具有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等諸多功能,是重要的生態屏障,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多年來備受關注。
2023年,第一屆秦嶺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工作會議在秦嶺南麓的陜西商洛市柞水縣召開。會議期間,秦嶺沿線七省(市)法院簽訂框架協議,發布司法保護《秦嶺宣言》,聚焦大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之重任,共商大計、共謀協作,以司法之力護航秦嶺生態。
一年來,秦嶺沿線七省(市)法院全面落實框架協議內容,持續加強秦嶺區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力度,切實以高質量司法服務高質量發展,保障和促進民生福祉,為秦嶺綠水青山更加美麗做出了積極貢獻。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賀小榮表示,保護好中華民族的祖脈,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職責使命。要立足秦嶺生態保護實際,扎實推進審判專業化建設,做實環境資源“三審合一”機制,優化集中管轄機制,推進區域司法協作協同進一步走深走實。要堅持依法辦案和促推綜合治理并重,持續加強環境司法和行政執法及社會各界的協作配合,更好地凝聚共識,形成秦嶺協同保護和系統治理的最大合力。
陜西省委常委、省政法委書記劉強表示,秦嶺沿線七省(市)在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方面長期保持密切聯系和良好合作。希望秦嶺沿線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落實好司法保護協作機制,深入開展交流研討、要案會商、信息共享,進一步強化秦嶺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合力,以高質量司法為秦嶺生態環境保駕護航,更好服務保障秦嶺區域高質量發展。
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韓德洋表示,陜西法院將加強行政執法和環境司法聯動協作,切實當好秦嶺生態環境司法衛士,為美麗陜西建設做出新貢獻。
會議期間,陜西、河南、湖北、重慶、四川、甘肅、青海七省(市)高院討論并通過了《關于推進秦嶺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會議紀要》,發布了秦嶺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典型案例。
本次會議由最高人民法院主辦,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承辦,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等協辦。(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