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龍巖12月27日電 (黃煌偉 宋世龍)日前,一名驢友被困龍巖市上杭縣的黃連盂山海拔 1739 米的未開發區域,龍巖市森林消防支隊迅速出動 15 名救援骨干展開救援行動,歷經艱難險阻,成功將被困者救出并送往救護車,完成了這場與時間賽跑的生命接力。
“快到了,加油,傷員就在前面!”伴隨著微弱的燈光,黃連盂山頂上響徹著指戰員互相鼓勵的聲音。
黃連盂,這座以秀美巍峨景色著稱的山峰,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閩西大地之上,吸引了無數爬山愛好者。但也潛藏風險。近日,有一名驢友于此陷入困境。
深夜疾馳,救援刻不容緩
12月22日晚十點,接到應急局商請電話后,龍巖市森林消防支隊快反分隊聞令而動,在初步了解警情后,調派15名繩索優秀消防骨干迅速集結,準備進行山岳救援行動。
趕赴現場后,在地方救援隊和當地向導的指引下,初步了解了驢友的進山地點和行進路線,被困人員處于黃連盂海拔1739米處,該路線處于未開發狀態,山高林密,無路可走,加之深夜的籠罩,只能靠搜救小組一路披荊斬棘,救援難度超乎想象。
中隊長李水養立即進行任務分配,一組由他親自帶領前突小組5人,攜帶部分繩索裝備和簡易救援物資,沿著被困人員的蹤跡,在崎嶇的山坡上艱難前行。二組則在大隊長姚茂林的帶領下,10名消防員背負著給養物資和備用照明設備,緊跟其后。他們深知,時間就是生命,每一秒的延誤都可能給被困者帶來更大的危險。
堅守希望,夜赴救援
23日凌晨3點,經過4個小時的長途跋涉,救援人員終于到達傷員所處的懸崖邊上。此時消防員們早已疲憊不堪,但眼前情況卻讓他們無暇顧自身疲憊,救援現場能用來架設繩索支點的地方少之又少。
中隊長李水養憑借著豐富的救援經驗,立即開始研判傷員和現場情況,決定在一處凸起石上架設錨點開展懸崖向下救援。盡管在訓練場上,他們已經模擬過千余遍類似的場景,但真正的實戰卻充滿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經過接近一個小時的緊張救援,終于,那根承載著生命希望的繩索緩緩上升,被困者被成功拉到了懸崖上。
披荊斬棘,生命接力
被困者在被救上懸崖后,情況十分危急。被困者的面色蒼白如紙,腿部受傷嚴重,傷口處鮮血淋漓,每一次輕微的移動都會讓她痛苦不堪,眉頭緊鎖,面色痛苦。
在完成對傷員的初步固定后,消防員們開始了他們艱難的返程之旅。崎嶇的山路、茂密的荊棘、濕滑的巖石,每一個障礙都像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然而,他們沒有絲毫退縮,他們齊心協力,輪流抬著擔架,小心翼翼地穿越這片危險地帶。
途中,遇到了一處陡峭的山坡,幾乎垂直的坡面讓人望而生畏。但他們沒有猶豫,相互配合,用繩索將擔架緩緩下放。一名隊員在前面緊緊拉住繩索,控制下降的速度,另一名隊員則在后面緊緊護住擔架,防止傷員滑落。
經過幾個小時的艱難跋涉,他們終于走出了這片危險區域。他們成功地完成了這場與時間賽跑的生命接力,將被困者安全地送到了救護車上。這一刻,所有的艱辛和困苦都仿佛煙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滿足和自豪感。(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