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范慧瑾 通訊員鄧莉 柳其軍)新年將至,55歲的宜昌居民屈秀芬即將在夷陵區樂天溪鎮蓮沱村八組牛溪口的新家里,迎來搬遷后的第三個新年。屈秀芬家老屋建在樂天溪鎮橫溪河邊一個彎道,屬于山洪災害危險區,2021年7月20日晚,突然暴發的山洪挾裹著泥沙堵塞河道導致河床上抬,被迫改變流向的洪水呼嘯著從屈秀芬家大門口“奔涌而過”。所幸,山洪暴發前,政府工作人員已將屈秀芬一家三口提前轉移至安全區域。

屈秀芬的老房(右一)遭遇“7·20”暴雨后,已不適合居住
“政府補助了25萬元,我家又自籌了部分資金,建了新房,于2022年搬了進來。”屈秀芬新家所在的蓮沱村八組,于2017年開始建設,統一規劃,統一外觀,清一色藍白相間的三層小洋樓。她告訴記者,住在老房子時最怕下雨,雨一下大,躺在床上都能聽到河道里石頭撞擊的聲音,夜里都不敢合眼?,F在搬進新家,心里踏實了。

屈秀芬搬遷的新居
屈秀芬家是宜昌市夷陵區緊急避險搬遷工作的受益者,而風險普查工作,助力這一民生工程“精準施策”。據悉,夷陵區是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試點縣之一,高質量完成了承載體(公共服務設施)、歷史災害、綜合減災資源、重點隱患調查,房屋建筑及市政設施承災體調查,公路、水路承災體調查、地質災害調查,森林草原火災調查,及氣象、水利、地震災害調查。
“風險普查摸清了災害‘底數’,為精準防災減災救災提供了依據。”夷陵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李遠國全程參與了風險普查工作,他舉例說明,“建產業園時,可以依據普查成果科學選址,避開地震斷裂帶。再比如,根據調查出來的風險底數,相關部門可以有的放矢地分期實施水、電、氣、網等‘城市生命線工程’改造。根據森林草原火災調查結果,有針對性開辟防火隔離帶、修建蓄水池、防滅火力量前置等等?!?/p>
夷陵區自2022年5月啟動山洪災害極高危險區避險搬遷工作,區政府將其緊急避險搬遷列入全區重點民生實事?!巴ㄟ^風險普查,劃定了山洪災害極高危險區域。僅2024年全區就有50戶山洪及地質災害危險區域居民完成了緊急避險搬遷?!崩钸h國說。
據悉,夷陵區近年來探索實施民生平安綜合保險,建立災害風險分擔機制?!半S著風險普查成果運用,通過工程治理,風險概率不斷下降。此外,隨著緊急避險搬遷,倒房風險大大降低,保費也隨之下降,2025年,全區自然災害民生保險保費將從350萬降至300萬。”李遠國表示,未來希望各部門能夠進一步打破行業壁壘,實現普查成果數據共享,搭建一個統一的平臺,讓成果運用更廣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