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常夢星)“小張、小王,我知道你們的訴求了,我們先去現場看看情況。”“咱們都是鄰里街坊,有事情好好商量,互相體諒。” 近日,在武漢市洪山區金橋社區市政小區里,居委會委員、退役老兵鄭文章正在調解天花板漏水糾紛。
原來,小張反映天花板漏水,但樓上的小王并未察覺,兩家人一度鬧得很僵,了解情況后,和雙方都比較熟悉的鄭文章主動上門協助社區進行調解,經過溝通,鄭文章帶頭把漏水點附近堆積的雜物搬走,順利找到漏水點解決問題。隨后,在鄭文章的勸導下,兩家人握手言和。

12月27日,湖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工作人員在走訪慰問活動中,得知市政小區有個“一等功臣”。
“和老鄭共事這么久,只知道他當過兵,沒想到他還立過一等功。”12月27日,小區物業工作人員陳靜在得知鄭文章的事跡后說:“老鄭身上有一股當兵的‘正氣’,處理各類事情相當‘有一套’”。
“有事找老鄭”
“有事找老鄭,老鄭最公平!” 2016年,鄭文章退休后轉戰社區工作,牢牢扎根在社區這片基層土地,一路走進居民的心里。
市政小區是老舊小區,很多一樓的住戶會在門口壘一截矮墻種菜,在紅色物業改造時期,需將一樓住戶種菜區域統一進行整改,遭到一部分住戶強烈反對。鄭文章堅持原則,勸導住戶拆掉種菜矮墻,并拍胸脯承諾:“有事我承擔。”最終所有一樓住戶同意了整改,市政小區成功獲評“紅色物業”示范小區。

“我們小區居民要像石榴籽一樣團結起來,同心同力,什么事都能辦好。” 鄭文章介紹,小區治理最重要的就是團結,有人說我愛“管閑事”、點子多,我們小區只有4棟,每棟7層樓,每層樓2戶,總共56戶居民,現在大家都把小區當成自己家,居民們主動掃地、澆花、當電工、修理工的,數都數不過來。
“真正的功臣是犧牲的戰友”
“這個是一等功獎章,這兩個是三等功獎章,這個是115大捷紀念章……”摩挲著紀念章,鄭文章清楚地記得每一枚紀念章獲得的時間和背后的故事……
鄭文章是石首市團山寺鎮虎頭山村(現小新口村)人,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1974年,高中畢業的他受哥哥影響,報名參軍,成為炮兵連先行班戰士。他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多次獲得“學雷鋒積極分子”稱號。
“該同志英勇果斷、勤奮好學、團結樂觀、足智善謀,以小的代價換取了大的戰果。”在鄭文章的一等功立功受獎證書上,記載著當年的驚險戰爭經歷。鄭文章說:“真正的功臣應該是那些在戰斗中犧牲的戰友。”

“當好‘服務員’和‘傳承人’”
1988年,鄭文章響應部隊精簡整編的號召,退役回到武漢,成為一名監獄民警。因為業務能力出色,多次獲評“全省監獄系統個別教育能手”。之后,他先后在武漢市洪山區建設局、城管局工作,于2016年退休。
居民同心,“石榴”花開。如今,市政小區形成了“有事一起商量,有問題一起解決,有困難一起克服”的局面,鄭文章也積極響應號召,進學校、進企事業單位講述戰斗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鄭文章常說,我要當好“服務員”和“傳承人”,將繼續發揚軍人作風,履職盡責、擔當作為,在平凡的崗位上,為社區和居民做出更大貢獻。也將盡我所能,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