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陳怡)一部詩經一座城,水清岸綠皆是景。十堰市房縣作為全省第二大版圖縣,生態顏值越來越好的背后,離不開各方聯動、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1月7日,房縣檢察院聯合房縣公安局、房縣人民法院、案發地林業管護站對一起涉林生態案件補植復綠現場踏勘,查驗案件當事人履行生態修復義務情況,督促補植復綠協議落到實處。
2024年7月,房縣檢察院受理了熊某等人涉嫌盜伐、濫伐林木罪一案。“對于已經造成的生態損害,破壞生態環境者既應該付出相應代價,同時有效修復生態環境更是迫在眉睫。”秉持著恢復性司法理念,負責碳匯檢察工作的檢察官通過對熊某等人進行釋法說理,使其深刻認識到了違法行為的嚴重性,主動表示承擔責任,彌補損失。
2024年9月,房縣檢察院碳匯工作室多次與房縣林業局就涉案林木生態環境損失折算和補植復綠修復生態環境等事宜進行會商,并聘請房縣林業局結合實際情況出具《生態環境修復造林作業設計》。

“補植復綠是修復受損生態環境的有效措施,當事人自行種植的話,后期管護不當會導致補植效果大打折扣。補植了并不是就結束了,必須要保證成活率。”為此檢察官主動與案發地林業管護站聯系,委托其找到第三方木業有限公司,與3名當事人簽訂《生態環境修復委托協議》,林業管護站站全程監督造林過程確保造林質量。
“檢察官,目前補植工作已全部完成,下一步,我們會督促責任人員進一步開展苗木管護工作,確保林木三年成活率達到85%以上。”1月7日,房縣檢察院碳匯檢察工作室接到林業站電話后邀請法院、辦案民警前往驗收。通過現場嚴格查看,對異地修復的31余畝補植復綠現場進行了驗收,當事人補種樹木數量和面積均達到設計要求,長勢良好,達到初步驗收標準。

“補植復綠”是一種恢復性司法理念,是指在破壞環境資源刑事案件發生后,司法機關根據不同的犯罪情節,要求當事人補種樹苗、恢復山林,以此作為減輕、免除刑罰的依據,實現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生態效果的有機統一。接下來,房縣檢察院在依法追究破壞、污染生態環境當事人刑事責任的同時,全面推進恢復性司法理念的運用,使受損的生態環境得到及時、有效的修復和補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