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合肥2月12日電(張強 傅天騁)“太震撼了!我還是第一次見舞蛇燈,沒想到這條‘巨蛇’還能這么靈動!”元宵節當日,“祥蛇獻瑞鬧元宵”民俗大游園活動在安徽合肥駱崗公園舉行,來自馬來西亞的游客陳冠宇感嘆道。

2月12日,肥東洋蛇燈在安徽合肥駱崗公園展演。(無人機照片)張強 攝
陳冠宇口中的“巨蛇”是安徽傳統民俗活動肥東洋蛇燈。其流傳于合肥市肥東縣包公鎮大邵村一帶,興起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活動現場,張燈結彩,人潮涌動。“長蛇出海”“四蟒翻身”“盤寶塔”……鑼鼓聲起,長128米,由135人共同舞動的洋蛇燈登場,時而蜿蜒盤旋,時而騰空而起,猶如巨龍在空中起舞。

2月12日,肥東洋蛇燈在安徽合肥駱崗公園展演。(無人機照片)張強 攝
邵二勇是肥東洋蛇燈第11代傳承人。他說,在過去,大邵村每十八年玩一次洋蛇燈,每玩一次就增加一節,以示人丁興旺。現如今,為更好保護這項技藝,每逢重要節慶活動都會展演。“今年我們已經表演了好幾場,還去了外地展演。這次洋蛇燈展演增加了‘蛇躍’‘蛇旋’等創新動作,讓表演顯得更加生動有趣。”
邵二勇介紹,洋蛇燈制作工藝復雜,有一整套綁、扎、鑿、勾、翹、壓、襯的方法,通過老藝人的口傳身授加以傳承。其中,竹篾編織是最考驗手藝的環節,既要保證結構的穩固,又要讓蛇身能夠靈活擺動。

2月12日,肥東洋蛇燈在安徽合肥駱崗公園展演。(無人機照片)張強 攝
此外,匠人們通過觀察真蛇的游動姿態,將蛇身的曲線和動態完美地融入燈體設計中。
邵二勇稱,為讓更多人了解肥東洋蛇燈的文化內涵,肥東縣政府近年來通過舉辦展覽、培訓班等活動,推動洋蛇燈技藝的傳承與發展。
“有了洋蛇燈表演,年味更濃了!”大邵村村民邵華領笑著說。(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