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上海2月12日電 (記者 陳靜)年逾四十的魏先生(化名)3年前因高血壓的突然發作導致了腦干出血,引發偏癱。經過3年治療,效果卻不盡如人意。記者12日獲悉,迷走神經刺激術治療給他帶來了新生。

王威認為,隨著醫療技術不斷進步,未來將有更多像魏先生一樣的患者能夠重獲站立的人生。(彭倩 攝)
魏先生在上海接受了迷走神經刺激系統植入手術。在手術中,上海冬雷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主診專家王威準確鑒別迷走神經與頸袢,將柔性電極精準、平順地纏繞在頸部迷走神經上,并將電刺激器植入胸部皮下。在手術后恢復行走能力的魏先生說:“我曾以為自己一輩子都完了,無法行走,拖累家人,飽受痛苦。未曾料想,自己竟能重新站起來!”
魏先生說,當時,疾病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他失去了獨立行走的能力,行走時需家人攙扶,無法自主轉身……因此失去了工作,生活亦無法自理。3年來,魏先生嘗試了多種康復治療方法,但都沒有奏效。在王威的門診,醫生認為,魏先生的情況非常適合接受迷走神經刺激術。
“迷走神經是大腦里的一根神經,從腦干出發,一路向下,遍布在喉嚨、心臟、腸胃等地方,還有些纖維從頸部往上走,連著大腦深處的神經元和神經核團。迷走神經刺激術,即:VNS,是通過刺激迷走神經來改善患者的神經和運動能力。”王威介紹,該技術是當前腦機接口神經調控技術里的尖端應用之一,適用于腦卒中后功能障礙的治療。
王威解釋,通過刺激迷走神經,可以促進患者腦部血流增加,進而增加神經遞質的釋放。該技術能夠調節神經元活動,從而改善腦卒中偏癱患者的癥狀。
據悉,這項技術在國內外的多項研究中已顯示出顯著療效,尤其在腦卒中后遺癥的治療中具有獨特優勢。手術創傷小,恢復快,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平衡和運動能力,減輕肌張力異常和震顫現象。這位專家強調,手術的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醫生的技術水平,還需要患者的積極配合和術后康復訓練。
術后約一周,迷走神經脈沖發生器正式啟用,王威為魏先生調整了相關參數。整個過程患者未出現任何不良反應。隨后,在醫院康復科團隊的協助下,魏先生進行了一周的迷走神經刺激與康復鍛煉相結合的治療。出院時,他的平衡功能和運動功能有了顯著改善,能夠獨立行走、自主轉身。
據了解,在腦卒中后遺癥的康復道路上,眾多患者正經歷著艱難的挑戰。據統計,在腦卒中(中風)幸存者中,約75%的患者會遺留后遺癥,其中肢體功能障礙是最常見的表現形式。然而迷走神經刺激術為這些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在采訪中,王威指出:“盡管該技術展現了顯著的治療效果,但鑒于每位患者的病情及身體狀況存在差異,治療方案的個性化定制顯得尤為關鍵。(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